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县区人大 >> 柳南区

小站里的大民生:福塘、龙范人大代表 联络站以调解促和谐的人大实践

  发布日期:2025-09-11 11:00   |  来源:杨思洁  
将本文分享到:

在柳南区洛满镇福塘村,福塘、龙范人大代表联络站内,几张简易桌椅组成的空间虽朴素,却日复一日上演着化解矛盾、凝聚民心的故事。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阵地,这个通过代表联络站+“猛佬党调解工作室”构建的调解平台,既是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鲜活样本,更是人大工作扎根群众的生动注脚。

联络站搭台,“猛佬党”唱戏,赢得群众真心信赖

“有问题,找猛佬党”,这句在福塘村口口相传的话,道出了群众对代表联络站调解平台的信赖。代表联络站站长、洛满镇人大代表咸作猛,因处事果敢被乡亲们亲切称为“猛佬党”。这位有着17年基层调解经验的老党员,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了“猛佬党调解工作室”,提炼出“21条工作方法”和60字“猛佬党经验”,用法律与情理交融、“冷处理”与“热沟通”互补的思路,成为化解纠纷的“金钥匙”。

通过代表联络站派单、“猛佬党调解工作室”接单,已成功调解婚姻家庭、邻里纠纷、老人赡养等各类矛盾200余件,成功率超99%,更助力福塘村实现治安刑事案件“零发案”。这份成绩不仅登上2024年央视《焦点访谈》,其经验还入选《中国乡村振兴》杂志,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曾有一起棘手的土地纠纷:村民覃某珍与覃某群因土地边界起争执,历经镇政府处理、三级法院判决仍未平息,覃某珍索性砌墙护地,矛盾再度激化。咸作猛在代表联络站统筹下介入,翻出老账本、老地图核对确权档案,将法律条文译成“白话”,上门与覃某珍拉家常:“妹子,我懂你委屈,但法院判决有依据,得先守法律底线。”等她情绪平复后再逐条释法。同时,他找到覃某群:“都是老邻居,得理解她的气,换种方式沟通?”还请来村中长辈围坐回忆过往互助的温情。在联络站支持下,调解团队跑了二十多趟,白天不在就夜访,农忙时就在田埂上聊,从法律“硬边界”到邻里“软情理”,再到乡邻情谊,多维度沟通。最终,覃某珍松口:“猛佬党,我信你!就冲你跑这么多趟的诚意。”她同意拆部分围墙,让出1米宽通道。

福塘、龙范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咸作猛调解村民纠纷)

联络站为基,人大代表深度参与,注入专业调解力量

福塘、龙范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鲜明特色,在于将人大代表履职与矛盾化解深度绑定,以代表联络站为核心平台,让“猛佬党调解工作室”形成“专业调解+代表助力”的独特模式。代表联络站定期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工作室案例分析会,围绕纠纷调解思路、法律适用、群众心理等关键问题集体研讨。

这些代表各有所长:有的是“老村干”,能精准戳中村民“心结”;有的是懂政策、通法律的“文化人”,擅长把条文讲成家常话。代表联络站的统筹协调让代表力量高效整合,既增强了调解的专业性与权威性,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有事找代表、代表能办事”,使调解成为代表联络站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为基层矛盾化解筑牢保障。

驻站人大代表覃柳玲为村民化解矛盾纠纷

联络站筑基,创新预防机制,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防患于未然”是福塘、龙范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的重要准则。以“猛佬党调解工作室”为抓手,代表联络站将法律宣传延伸到田间地头,用通俗语言讲解法条,帮助群众明晰权利义务边界;同时组织人大代表定期走访,深入摸排潜在诉求,发现矛盾隐患后通过工作室提前介入疏导,多次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一机制既解决了群众“愁心事”,又引导村民树立依法办事理念,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福塘、龙范人大代表联络站将持续深化“联络站+”模式,以“猛佬党调解工作室”为支点,聚焦邻里矛盾、民生难题,用耐心化解纠纷,用真心服务群众,在民生大舞台上续写更多解民忧、暖民心的篇章,让人大代表履职成效在基层治理中持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