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人民代表大会70年

“人民代表大会70年”征文丨牢记初心 奋力谱写柳州地方立法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4-10-21 10:05   |  来源:柳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将本文分享到:

法者,治之端也。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柳州市自2015年8月1日起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聚焦党委决策、群众关心、发展难点,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民生等重点领域以及产业促进等新兴领域开展立法,积极探索开展“小切口”立法,先后制定了地方性法规16部、修正1部,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01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立法,呵护柳州绿水青山

市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先后制定出台了《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柳州市城市绿化条例》等多部生态环境保护类法规,通过密织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之网,为工业重镇柳州实现向山水最美工业城市的华丽蜕变提供有力保障,柳江水质自2020年起连续四年蝉联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又排名第一。莲花山片区也从原来的“五乱”片区,华丽转变为各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柳州宜居宜游的新名片,片区内的环江村雷村屯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传林率领调研组开展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立法调研

02积极开展新兴领域立法,助推柳州产业发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柳州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市人大常委会在不突破地方立法权限的前提下积极争取,勇于创新,在全广西设区的市中率先探索开展“产业促进”类立法,出台了首部以“产业发展”命名的《柳州市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这也是国内首部米粉产业促进类法规。条例施行以来,有效推动了柳州螺蛳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柳州也因螺蛳粉的火爆成为“网红城市”。

2022年10月14日,召开《柳州市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实施新闻发布会

为了助力我市全力推动实施涉及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二五”工程,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柳州模式”打造成“全国样板”,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柳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条例》,并于2024年8月1日起施行,这也是全国首部专门规范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综合性法规。

柳州市作为首批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承担着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的重任。当前,我市正在开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立法,法规草案拟安排今年10月第一次审议,相信法规的出台,必将推动我市培养更多产业科技人才,提升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助力柳州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03注重民生关切,推动民生领域立法

近年来,我市一部部承载民生期盼、呼应民生诉求、回馈民生关切的法规相继出台,彰显了立法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精神实质。制定《柳州市餐厨垃圾管理规定》《柳州市农贸市场管理条例》,以法治手段守护好老百姓“餐桌上”和“菜篮子”的安全。在制定《柳州市公园广场条例》《柳州市机动车停车条例》中,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噪声扰民、公园遛狗伤人、“僵尸车”治理等难点问题。如《柳州市机动车停车条例》中明确规定,公共停车场实行免费停车时长不低于三十分钟,适当优惠新能源汽车停车的收费标准,做到民有所呼,法有所应。

04探索开展“小切口”立法,突出法规的实用性

市人大常委会准确把握立法“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的功能作用,积极开展关注专项领域、聚焦具体问题的“小切口”立法,以“小切口”书写“大文章”。为弘扬和展示柳州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榜样人物与优秀创业者的精神和事迹,市人大常委会紧跟时代主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出台全国首部荣誉展示题材的地方性法规《柳州市荣誉展示规定》,全面激发广大市民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柳州篇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定《柳州市天然水域垂钓管理规定》,以法规形式明确对广大市民群众普遍喜爱的休闲垂钓活动采取宽松、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展现本市绿色生态、环境优美、休闲宜居、健康和谐的城市形象。为守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柳州市木结构房屋连片村寨消防条例》《柳州市电动车停放充电消防安全规定》,其中《柳州市电动车停放充电消防安全规定》仅有11条。

05综合行使人大职权,创新开展地方立法实践

一是推动议案办理提高立法效率。市人大常委会从首部法规《柳州市莲花山生态保护条例》制定开始,便充分结合议案办理工作为立法服务,正是基于数年前确立加强莲花山规划保护的议案交由市政府办理,为法规制定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经验。目前已有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公园广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等4部法规,是由市人大代表在市人代会上联名提出有关议案,常委会因势利导予以立案交由市政府办理,推动政府在政策治理层面先行先试,通过议案办理和地方立法的有效衔接,为后期法规制定积累实践经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开展专题询问破解立法难题。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运用专题询问破解立法中的焦点难点问题。如常委会在审议法规草案时,分别针对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工作召开专题询问会,围绕社会关切和立法工作中的难点、焦点问题展开询问,通过询问活动和后续跟踪督办,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为实现精准立法提供保障。 

三是推动代表大会审议法规案常态化。2020年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以来,坚持每年主动选出一部涉及面广、关注度高、综合性强的法规草案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审议,并在会前成立法规组、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流程,深入各县区代表团进行法规解读,极大地扩展了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深度与广度。这也是全区设区市中唯一坚持做到连续几年代表大会审议法规案常态化的。

四是注重运用监督手段检验立法成效。法规成效最终要由实践检验!市人大常委会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手段检验立法成效,确保法治成果人民共享。如《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实施后,先后对条例开展了执法检查、执法检查“回头看”视察、立法后评估、法规修正、议案督办等系列活动,以“钉钉子”精神对法规执行持续监督发力,对条例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四个层面的情况开展“法律巡视”。针对部分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重视不够、执行不到位、司法运用不高、普法缺乏长效性等问题,2022年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地方性法规贯彻实施工作的决定》,建立地方性法规贯彻实施监督长效机制,坚持把立法同普法、法律监督有效结合,推动地方性法规“进入执法、融入司法、列入普法”。

06将立法与国家改革相结合,勇于创新突出地方特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其中提出要深化立法领域改革,这为新时代的立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是牢牢把握立法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要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到地方立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谋篇布局,自觉做到党委决策部署到哪里,立法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严格执行立法请示报告制度,立法规划、年度立法计划以及重要的立法项目、重大立法问题及时向市委请示汇报,由市委讨论决定;对市委做出的立法决策和工作部署,做到认真贯彻落实、全力以赴推进。比如,今年2月23日,南京市雨花台区某居民楼因电动车起火引发的火灾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警示,3月初市委提出以“小切口”形式对电动车停放充电消防安全进行立法规范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闻令而动,及时启动立法快速响应机制,成立立法工作专班,推动立法工作有序开展,6月市人大常委会就二审通过了该法规,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将于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

2024年4月9日,调研组开展《柳州市电动车停放充电消防安全规定》立法调研

二是坚持与改革相统一。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伴相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分别就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体现了新时代治国理政“破”和“立”的辩证统一。当前,纳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计划的审议项目、调研项目,很多都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内容,比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教育人才交流合作、数字经济促进、科技创新促进等等,立法要发挥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确保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进行。

三是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为本”是立法的宗旨。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始于立法工作。在立法工作中坚持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是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制度载体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立法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要做到法规立项坚持“问需于民”,让立法项目更顺民意;法规起草审议“问计于民”,让法规草案更聚民智;法规实施坚持“问效于民”,让法规实施更增民利。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立法主体作用,发挥好基层立法联系点等民主民意表达平台、载体的作用。比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三江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建立桂湘黔三省六县区域协同机制,扩大了民主立法的覆盖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草案)》征求意见过程中提出“直接对农业生产用地进行加固改造的建设工程合同是否对农业生产者免征印花税”的意见,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评价为“代表了几亿农民的关切,是征求上百家部门、单位和地区中唯一对农民的关切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四是彰显地方特色。“地方特色”就是从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需要规定什么就规定什么,使地方性法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真正对地方的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如果地方性法规没有地方特色,也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纵观柳州这几年的立法实践,可以说是首创型制度创新的“柳州实践”,也是在国家立法关注普遍性问题的情况下,以“特殊性”立法视角,解决柳州实际问题、具体问题。“率先”“首部”已成为我市立法工作中的“高频词”。比如,我们结合柳州实际制定的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荣誉展示、天然水域垂钓管理等法规都是全国、全区首部该领域的法规。新时代、新征程,柳州市地方立法只要牢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的初心,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必将会为柳州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