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发布日期:2024-09-26 10:25  |  来源:廖春兰   | |
初秋时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之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中坪村,微黄的稻穗摇曳在秋风中,丰收的喜悦在心间荡漾,秋的画卷诠释着大地的富饶与美好。这里,有一位年轻人正忙碌着走村串寨一边倾听群众意见建议,一边收购当地茶叶,她借助直播和短视频销售大苗山的农副产品。她,就是广西柳州市人大代表贾宥凌。
贾宥凌,很有诗意的名字。这位“90后”返乡创业的苗家姑娘、年轻的人大代表,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的宗旨,彰显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担当。她从经营生鲜小店到创立自己的品牌,变身“新农人”,她利用“直播+短视频”的模式销售家乡农副产品,为村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为家乡代言,延伸履职“手臂”,搭起代表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助推苗寨农产品销售,与村民一起开辟了一条新路。
01 人大代表,直播带货助推农产品销售
作为人大代表的她,近年来,她看到家乡的农产品销路不理想且价格低下,为此,她决定要为父老乡亲服务,助力农产品打开销路,让村民增收增效。
2015年,贾宥凌和其他青年一样,大学毕业后,怀揣着青青的梦想,离开家乡远赴四川、重庆等地打工,从事过会计、销售等工作,经过几年打拼,积累一定的经商经验和资金后,她决定返乡创业。
在父亲的鼎力支持下,她在柳州市区开了一间生鲜店,从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老家拉土鸡、土鸭、竹荪、灵芝、茶叶等特产到柳州销售。然而,小店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只好关店。
她看着家乡父老乡亲辛苦种出来的农副产品单靠线下的很难卖出去。她敏锐地捕捉到了电商直播的商机,决定利用网上销货的形式助力乡亲的农副产品销售。不久,她在网上自学相关课程,观看直播课,一边学习,一边摸索。
随着2020年春节临近,年味也越来越浓,香粉乡办起了古龙坡会,还有各类活动,如赛芦笙、舞狮、斗马、唱苗歌等苗族民俗,非常热闹。她把秀美融水、风土人情、乡村振兴等内容融入直播中,吸引越来越多“粉丝”。在当地党委、人大、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广西凌子农业有限公司,注册“苗家凌子”商标,通过抖音、视频号、快手、淘宝等电商平台以及国家832个扶贫采购平台进行销售。
人大代表贾宥凌(左三)与村干部深入白云枫木村收集群众的心声,广纳致富民意。
为了做好直播带货,她向内行人虚心请教,不断学习、摸索,通过发展积累,把家乡的土特产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到全国各地。直播间的人越来越多,一般几千人,多的时候超万人。直播带货,两年纯收入超100万元,还给平台赚了100万元……生意越来越好,乡亲们也跟着丰盈了钱袋子,带动了特色产业的发展。香粉乡人大代表、古都村村民杜德华发动村民采摘竹林里的竹荪,原来不足每公斤10元的价格,后来通过贾宥凌的直播带货,销路向好,让村民得到了每公斤16元好价格,竹荪从滞销转向供不应求。
从生鲜小店到网络蓝海,贾宥凌看到了创业之光。她不仅在网上帮村民卖农副产品,而且也帮村民“卖山水”。香粉乡中坪村毛坪屯有一处著名景点三友瀑布,距离她家大约两公里,经过她在直播中的展示家乡美景“卖山水”做公益广告,逐渐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如今,每到夏秋时节,本地、外地游客云集而至,乐享山水,从而带旺了附近及周边的饮食、民宿、娱乐、旅游,收效极好。
02 积极履职,提交议案得到重视和落实
在她的人大代表履职笔记里,写满“民生清单”。她积极履职,参与撰写调研报告、意见建议、议案一批。针对自媒体行业的发展问题,她提出《关于加大对自媒体行业的扶持力度的建议》,对于中小微企业存在的困惑,她提出《关于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的建议》。
她积极参加市、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各项专题调研、集中视察、执法检查、学习培训。在调研中,她把发现的问题撰写成议案,撰写了《关于托育中心项目建设的议案》《关于翻修建设安太街道的议案》《关于将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命名为“红军镇”的建议》《关于在融水县城筹建一批保障性租赁房的建议》《关于打造民族特色自媒体示范品牌的建议》等议案。后来,她提交的这些议案得到政府部门重视和落实。其中,《关于打造民族特色自媒体示范品牌的建议》被评为柳州市的“优秀议案”。
作为基层人大代表,她积极参与地方立法,她撰写提交的《关于推动民族品牌自媒体发展》建议,被柳州市人大常委会采纳,由市政府交由各职能部门去落实,出台了《柳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其中明确了柳州市电子商务“万人培训”行动,为柳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有效推动民族地区自媒体高质量发展。同时,她与其他人大代表一起,抓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等互联网法律法规的宣传和阐释,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促进民族地区自媒体良性发展。
03 创新模式,运用“代表联络站+”助发展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人大代表的她,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她在中坪村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进站代表的机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桥梁作用,创新运用“代表联络站+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倾听群众的心声,鼓励群众以入股投工投劳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实现共同发展。在她引领下,农村劳动力焕发出新活力,他们开始种植山茶,收购村民的茶青,积极参与到生产与销售中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仅2023年种植毛木耳20多万棒,黑木耳4万多棒,预计总收入120多万元,带动30户脱贫户实现就业,发放劳动报酬29万元,人均就业增收8500元。
她深知,只有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盼,才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帮助,她常说:“我是来自基层的代表,我关注的都是基层老百姓的急难愁盼……”
人大代表贾宥凌(左三)开展“百村行”公益培训,授人以渔。
为了让更多苗族同胞增收致富,她与几位人大代表牵头成立了融水县自媒体协会,并倾注心血开展了“苗家凌子”自媒体公益培训百村行活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她不仅在融水各乡镇进行自媒体培训,在融水各乡镇进行自媒体培训,教村民拍摄视频、直播带货,引导他们实现从传播对象到传播者的角色转变。这创新举措,为苗族同胞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们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她引领下,苗寨乡村经济焕发了新的生机。
作为人大代表的她,延伸履职“手臂”,推动人大代表履职向实体产业延伸。她通过互联网的桥梁,让外面人更深入地了解融水大苗山的绿水青山、旅游资源、原生态土特产,助推村子稳健发展。在她的影响下,大学生变为了人才振兴的主力军,“新农人”变成了人才振兴的助力军,农村劳动力变为了致富的生力军,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版权所有:(C)2009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 |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0500369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