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发布日期:2025-01-22 12:20   | |
柳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
关于柳州市全市与市本级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2025年1月8日柳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主席团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市第十五届人大第六次会议主席团:
柳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柳州市全市与市本级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和市本级2025年预算草案。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人大财经委”)在对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查的基础上,根据本次大会各代表团的审查意见,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关于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柳州市人民政府报告的2024年全市与市本级预算收支基本情况,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9.09亿元,下降4.8%。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结余、调入资金等收入总计631.45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28亿元,下降2.2%。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上年结转118.84、调入资金和一般债务转贷收入后,收入总计498.79亿元。柳东新区(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14.63亿元,支出总计14.14亿元,年终结转4938万元。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5.63亿元,支出总计4.77亿元,年终结转8618万元。
2024年末,全市政府债务余额1042.7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271.03亿元,专项债务771.69亿元。市本级政府债务余额788.4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60.87亿元,专项债务627.57亿元。均未超过政府债务限额。
市人大财经委认为,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积极财政政策,积极应对经济恢复发展不及预期、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压力大等多重困难挑战,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努力加快预算执行,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支持稳增长和民生领域,兜牢“三保”底线,努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同时也要看到,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税源不足,财政收入增长基础不稳;预算支出进度缓慢,年终结转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升,绩效结果运用需要强化;政府债务负担重;财政暂付款规模大并且短期内消化困难,国库资金持续紧张,财政运行压力大等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要予以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5年预算草案总体可行
市人大财经委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全市和市本级2025年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共柳州市委第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充分发挥财政职能,贯彻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推进财税改革,支持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市人大财经委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全市和市本级2025年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5亿元,增长3%,加上上级补助、调入资金、一般债券和上年结转等收入后总计481.29亿元;支出481.29亿元,下降15.8%。收入增长目标充分考虑了全市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财政经济严峻复杂的形势,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衔接。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亿元,下降6.3%,主要是考虑市与城区财政体制改革因素,将市本级固定收入中企业税收收入下放至城区。预算草案对财政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发展机遇作了认真分析,加大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力度,加大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协同配合,全力以赴统筹“化债”和“发展”,进一步强化政府债务管理,着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兜牢“三保”底线,全力保障重点支出和重大支出政策落实,统筹资金支持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预算草案符合预算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总体可行。
三、建议批准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
根据上述情况,市人大财经委建议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柳州市全市与市本级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25年市本级预算。
四、做好2025年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的建议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财政预算管理是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的重要保障,扎实推进预算执行、做好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为此,市人大财经委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政治引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谋划预算安排、落实财政政策、推动财政改革发展全过程各方面。要加强学习研究,强化主体责任意识,高度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准确把握2025年财政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大力推进财政科学管理,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坚决兜牢“三保”底线,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支持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保障。
(二)全力以赴解决财政收支矛盾问题,有效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一是全力以赴清理盘活国有资产。加快变现增加财政收入,全力以赴激活房地产市场,加大清理盘活闲置土地、标准厂房等工作力度,加大推介工作,努力增加政府性基金收入,增加偿债资金来源。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精准对接,积极落实国家的一揽子化债政策、一揽子增量政策,积极争取中央专项债券、特别国债和转移支付等政策支持,增加置换到期债券额度,缓解偿债压力。三是全力以赴消化暂付款,缓解财政国库资金周转压力。四是加快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改革。统筹处理好改革和化债工作,增强平台公司偿债能力,压减债务规模、降低利息负担,防止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向财政和地方金融机构传导。
(三)全力以赴加快预算执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牢牢把握化债是基础、发展是根本这两个关键。贯彻落实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积极支持培育建设财源。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落实国家支持扩大国内需求政策,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落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政策,加强对企业的纾困支持,加快清理兑现财政拖欠企业款项,加快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全力以赴支持招商引资,支持重大项目投资落地见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
版权所有:(C)2009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 |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0500369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