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发布日期:2023-07-31 17:47  |  来源:覃崇尖   | |
韦许肖作为一名来自教育界的人大代表,是柳南区偏远农村流山中学的教师、 政教处主任。曾获得柳州市优秀教师、柳州市师德模范等荣誉称号。他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 18 年。韦许肖一直情系教育扶贫,扶贫扶智、控辍保学、帮助贫困学生、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扶贫路上留下了韦许肖深深的足迹。近日,他作为人大代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事迹荣幸入选柳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编印的《百名人大代表扶贫故事百篇》一书。
扶贫应当先扶智
当选人大代表之后,韦许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治贫应当先治愚,扶贫应当先扶智。多年的教育生涯,也让他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扶贫既是长远之策,也是固本之举,是稳定脱贫成效的重要推手,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韦许肖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决心用知识的力量,帮助贫困学生改变命运、摆脱穷根。
韦许肖所在的学校有 64 位贫困生。一直以来,他十分重视这些贫困生教育教学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韦许肖带领同事们一起研究制定控辍保学方案,建立“一校一策”“一生一策”。对贫困失联学生上报追踪、对贫困残疾学生送教帮扶、对厌学辍学生劝返就读。老师们不厌其烦地登门家访,给予贫困学生关心关爱,逐步转变了家长观念,重树了孩子的信心,帮助贫困失学辍学孩子重返课堂。
对于一些重度残疾,无法到学校正常上课的贫困孩子,他组织老师送教上门,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使重度贫困残疾孩子有了读书受教育的机会,让孩子虽然身不在学校,也能享受到和学校同步的教育,没有感觉到被搁置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夏村屯有一韦姓贫困户,小孩患了智力障碍残疾,全家人居住在一间面积不到 30 平方米的房屋,生活相当困难,符合送教上门的条件。韦许肖根据这个贫困家庭的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个性化教育计划。2020 年 9 月,韦许肖开始送教上门。刚开始的时候,这名智障小孩不太搭理韦许肖。韦许肖没有泄气,亲切地与孩子的爸爸交谈,倾听这个家庭的困难与心声,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勉励他们做孩子的精神支柱和坚强后盾。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送教上门终于取得了效果,完成了预订的教学计划。
阳光洒向“双差生”
贫困学生小欢同学,在很多老师眼里是典型的“双差生”,即学习差、自控力差。同学们经常看到,小欢的书桌、书包甚至衣服上到处沾有墨水,桌底下丢满废纸和垃圾袋,一身脏兮兮在座位上自娱自乐。很多同学认为他不正常,处处躲着他、疏远他。韦许肖跟小欢的班主任、同学以及小学老师了解情况,得到的答复都说小欢从小学起就这样,与身边的同学格格不入。
难道小欢真的没法改变了吗?韦许肖决定亲自去试试。在一次放晚学后的田径场上,韦许肖碰到小欢独自在玩,他知道这是亲近小欢的绝好机会,就走了过去跟他打招呼。小欢虽然还是一身脏兮兮的,话也说得不是很清楚,但却很有礼貌,这让韦许肖有些意料之外。他像朋友一样天南地北地和小欢聊了很多话题。一来二往,韦许肖和小欢越来越熟悉了,小欢还从最初的“老师好”到后来改口叫“肖哥好”,韦许肖知道小欢把他当作知心朋友了。
因为有了韦许肖的关心、信任,小欢也逐渐自信起来,书桌、书包、地面也不再那么脏了,着装也越来越干净整齐了,劳动也积极了。同学们的异样眼光也改变了,小欢逐渐融入了班集体,学习成绩也慢慢赶了上来。
政教的路还很漫长,像小欢这样的学生也许还会出现,但韦许肖相信只要不戴有色眼镜,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后进生多一些关心,多一些关爱,那么,他们的生活也会充满阳光的。
立德树人是根本
在开展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中,韦许肖做到了“四个精准”,即资助对象的识别精准,资助环节审核精准,建档立卡台账精准、资助资金发放精准。
韦许肖认为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学生资助工作的根本任务。学生资助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使他们共同享有与祖国新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他对学生资助坚持育人导向,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韦许肖还举办以“爱心传递”为主题的资助育人系列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心助学行动。2017 年 5 月 15 日,在韦许肖的争取和努力下,柳州市温州商会阳光爱心团带着关爱、带着希望,走进流山中学校园开展爱心捐助活动。这样雪中送炭的活动,韦许肖每年都组织好几次。通过公益性的捐资助学、企业家的爱心赞助等,让困难学生在物质得到资助的同时,心灵得到关爱、生活得到改善,确保每个贫困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
版权所有:(C)2009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 |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0500369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