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发布日期:2024-09-13 10:20  |  来源:李俊   | |
开栏语: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民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正式建立,翻开了我国政治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一页。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春华秋实,70年日新月异。70年来,一幅幅民主法治画卷,记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深扎根龙城大地,让群众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身边。即日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联合柳州市融媒体中心,在《柳州日报》等平台推出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从地方立法、人大监督、重大事项决定、代表故事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柳州的生动实践,以人大作为凝聚全市各族群众“同心克难、改革向新、重振柳州”的强大合力。
8月1日,《柳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条例》正式施行,成为全国首部综合性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柳州再次创下地方立法“全国首例”。
自2015年8月1日起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我市已出台实施15部地方性法规,其中实体性法规14部,“率先”“首部”已成为我市立法工作中的“高频词”。那么我市有哪些全国、全区首创之举的地方性法规或特色条款?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特色为魂:让地方立法之树长青
特色是地方立法之魂。只有坚持地方特色,地方立法之树才会长青;只有特色鲜明,地方立法才能长盛不衰、质量更高、更具可操作性。
不看法规名称,也能知道就是柳州的。柳州制定的每一部法规,从选题立项开始,就把最鲜明的特色展现出来,把最急迫的需求反映出来,让特色选题、特色条款更加明显和突出。
点开柳州人大网站“立法工作”栏目,14部以柳州之名制定实施的实体性地方法规中,《柳州市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是全国首部米粉类产业发展法规,《柳州市荣誉展示规定》是全国首部荣誉展示类地方性法规,《柳州市天然水域垂钓管理规定》为全国首部鼓励垂钓的专门法规,《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为全区首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的法规……
“首创”源自“地方性”,“地方性”赋能“首创”。
柳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全国闻名,新能源汽车推广运用形成“柳州模式”,市区“十分钟充电圈”让不少外地人羡慕不已。8月1日起实施的《柳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条例》,抓住了发展所需、车主所盼,为产业发展助力、群众幸福“加码”,推动“柳州模式”上升为“全国样板”。
供图:法工委 彭学峰
“一台车、一江水、一朵花、一碗粉、一宗师、一歌仙”是惊奇柳州的城市名片。为了让城市名片更加亮丽,实现“网红”变“长红”,我市已先后为江、粉、车进行了地方立法。
创新为笔:立高质量地方性法规
一个个全国“首创”,是首创型制度创新的“柳州实践”,也是在国家立法关注普遍性问题的情况下,以“特殊性”立法视角,解决柳州实际问题、具体问题,是对“上位法”的拾遗补漏。
《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全流域禁止经营性采砂的规定,力度之大全国罕见;《柳州市公园广场条例》对违反车辆管理、携带禁止性宠物入园、擅自举办活动等法律责任的创设性条款,增强了法规的刚性约束;《柳州市机动车停车条例》将我市关于新能源汽车停放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法规形式固定下来……一条条、一项项接地气的规定,是我市立法机关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原则,发扬工匠精神,以创新为笔,立高质量地方性法规的缩影。
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出台实施的每一部法规,在提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时,都得到高度肯定,并在表决中以全票或高票通过。为“小米粉”量身打造的《柳州市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在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获全票批准,高质量的立法也成为全区各设区市争先学习的典范。
成事为重:让法规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21年3月31日上午,当《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在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上获高票表决通过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作为我市首部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表决的法规,可谓“五年磨一剑”。自2017年开启为“母亲河”立法之路后,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率队从柳江源头的贵州省独山县到下游的广西梧州市,全程调研1000多公里河段。
资料图
后来,法规中关于沿岸产业规划布局、网箱养殖、经营性河道采砂等方面的规定,都是一次次实地调研、倾听“母亲河”呼唤和沿岸群众呼声的结果。
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
针对争议最大、讨论最多的全流域禁采的规定,立法团队经过深入调研,得出我市石英矿资源储量丰富,人工机制石英砂可以实现替代河道砂石、不影响建筑行业用砂需求的结论后,得到人大代表、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市委最终拿出壮士断腕的魄力,同意在条例中明确“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内禁止经营性河道采砂活动”。
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创新的精神,贯穿于我市每一部法规出台的全过程,让法规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如今,14部实体性地方法规在我市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版权所有:(C)2009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 |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0500369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