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发布日期:2023-03-20 17:35  |  来源:鱼峰区人大法制与内务司法专门委员会 秦东海   | |
2022年以来,鱼峰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发展主题,持续守正创新,突出品牌打造,做好“人大代表联络站+螺蛳粉+民族团结 ”文章,逐步推广“代表联络站+”模式,把民族团结进步、螺蛳粉产业园建设与人大工作深度融合, 创新打造出“鱼峰区工业园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螺蛳粉产业”“大龙潭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民族团结”等示范点新品牌。
一、助力园区企业创新发展,打造代表履职“金名片”
2022年8月成立鱼峰区工业园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重点打造“鱼峰区工业园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螺蛳粉产业”品牌。鱼峰区工业园区位于柳州市柳石路南段,园区重点发展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等大健康产业。其中柳州螺蛳粉产业园入驻投产企业45家,已孵化培育新增规模以上柳州螺蛳粉企业共25家,培育好欢螺、螺霸王、嘻螺会、柳江人家、螺状元等全国销量前茅的知名品牌,李子柒、三只松鼠等网红品牌螺蛳粉均出自柳州螺蛳粉产业园。如今柳州螺蛳粉产业园每天产销已突破300万袋。鱼峰区工业园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现有自治区、市、区级人大代表共13名,通过代表联络站搜集企业需求,联系群众、议事解难、集思广益,引导企业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充分发挥了联络站+工业园区优势和代表的主体作用,保持和增强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良好势头。
二、助力网络民情畅谈,打造人大民族工作新品牌
结合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的特点和实际,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发挥好社区主渠道作用,创新打造“大龙潭社区代表联络站+民族特色”示范点,引导进站人大代表结合个人特长履职尽责,借助柳州音乐网站,围绕“一歌一粉”(鱼峰歌圩、柳州螺蛳粉两大地方民族文化品牌),开展网络民情畅谈,唱响了民族团结主旋律,宣传了特色食品柳州螺蛳粉,同时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族人民心中牢牢扎根。
三、助力产业振兴新引擎,打造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一是开展专题视察,督促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柳州市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落实落地。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情况报告,推动“小米粉”跑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加速度”。2022年4月,聚焦鱼峰区螺蛳粉产业持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开展螺蛳粉产业发展情况专题视察,组织人大代表到少数民族聚居的王眉村进行调研,提出在产业上发挥带动优势,把乡村振兴嵌入民族品牌经济发展的链条,引导少数民族村民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螺蛳粉原料产业,逐步形成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格局。
二是打造推动产业创新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作为全国最大的螺蛳粉生产地,鱼峰区人大助力做大里雍、白沙两个原材料基地,加快白沙酸笋、龙江万亩黄金水稻和龙团大米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将一碗“小米粉”打造成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当前,鱼峰区共有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种植养殖面积9.445万亩,年可提供螺蛳粉原材料5.3万吨。白沙镇通过引进广西柳螺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规划打造1000亩集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现代化生产、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及研学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基地。通过“以点带面”,将给村民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为助力乡村振兴搭起一座“致富桥”。
鱼峰区领导观看工业园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设情况
鱼峰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在酸厂调研
鱼峰区人大代表调研竹笋种植情况
|
版权所有:(C)2009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 |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0500369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