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发布日期:2023-03-03 16:04  |  来源:秦东海 谢植青   | |
为推动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拓展案件线索,提升办案质效,3月1日,在鱼峰区人民检察院召开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与转化工作联席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昕、贺勋,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梁韬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2022年12月区人民检察院接收到区人大常委会转来的白沙团《关于提高完善白沙镇各村委会(社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议》(第41号),建议主要内容是希望政府部门给予资金资助,修缮无法使用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收到建议后,区人民检察院进行调查核实、现场走访、听取建议、座谈讨论,发现白沙镇大田村那见屯水渠大部分段落破裂,部分段落则完全坍塌损毁,水渠灌溉功能丧失;大田村竹山屯附近的一处山塘水坝,出水口被大量淤泥堵塞,水流无法进入灌溉水渠,影响村民正常耕种。2023年1月5日,区人民检察院向区农业农村局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将代表建议转化为检察建议。
会上听取了区人民检察院关于总结落实该案件的“两个建议”双向衔接与转化的工作情况汇报。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梁韬表示,为增强人大监督和检察监督合力,在上级院的指导和区人大常委会的支持下,制定《柳州市鱼峰区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与转化工作的实施细则》,着力于提升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办理实效,以制度化、细则化助力人大监督和检察监督协作双向发力,促进民生“变现”。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昕对区人民检察院积极推动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与转化工作表示支持和肯定,强调区人大常委会机关与区人民检察院要密切联系,确保《柳州市鱼峰区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与转化工作的实施细则》落到实处。
会后,与会人员集中前往白沙镇大田村,对人大代表提出的维修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开展现场监督活动。在现场,一条800多米长的水渠在原址上进行了全面翻新整修,春耕前即可投入使用,那见屯500多亩农田的灌溉即将得到安全有效的保障。
该案件是柳州市首个将代表建议转化为检察建议的案例,案件在诉前得到圆满解决,让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落地落实。
开展现场监督
整修一新的水渠即将投入使用
|
版权所有:(C)2009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 |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0500369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