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发布日期:2025-09-02 09:00  |  来源:《广西人大》2025年第8期   | |
近年来,柳州市鱼峰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守正创新,勇于担当作为,把推动“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相互衔接转化”作为常委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课题,在全市率先探索实践“代表建议精准发声+检察建议刚性推动”协同治理路径,产生了“1+1>2”的良好社会效果,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鱼峰落地生根。
鱼峰区人大常委会与鱼峰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出台《柳州市鱼峰区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与转化工作的实施细则》,构建起信息共享、转化运用、会商调研、督促落实、联动宣传5项机制,凝聚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双向奔赴”的工作合力,切实增强部门、单位做好建议办理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推动民声“变现”进入快车道,确保建议得到高质量办理。
2022年12月,鱼峰区人民检察院收到鱼峰区人大常委会转来的关于“提高完善白沙镇各村(社区)农田水利设施”的人大代表建议,主要内容是建议政府部门给予资金资助,修缮无法使用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人民检察院邀请人大有关专(工)委人员和人大代表一同深入走访、调查核实、座谈讨论,向鱼峰区农业农村局发出了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快推进建议办理,于2023年3月对代表建议和检察建议同时涉及的白沙镇农用水渠进行翻修,有效保障春耕灌溉。这是柳州市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相互衔接转化的第一个成功案例。
鱼峰区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联席会议在鱼峰区人民检察院召开(谢植青/摄)
鱼峰区人大常委会、鱼峰区人民检察院以召开联席会议的方式,不断加强信息交流,通报“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情况。人民检察院有关工作部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从代表建议中发掘案件线索,通过案件化办理转化为检察建议;人大常委会有关专(工)委则从检察机关制发的检察建议中梳理出能够以人大监督合力推动的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类建议,以人大代表提出建议的方式,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联席会议这个双向赋能互动平台,成为人大常委会和检察院实现监督权联动、监督成果互用的重要纽带。
截至目前,鱼峰区人大常委会已经成功督办9件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相互衔接转化的建议,均取得良好社会效果。2024年,在督办“加强古树名木管护”的建议时,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检察机关和政府相关部门人员联合行动,多次深入里雍、白沙两镇的村屯实地调研,并邀请市林业和园林局、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的专家现场指导,共商对策。人大常委会和检察院联手督办,使鱼峰区古树挂牌率及管护协议签约率均达到100%,其间,还创新推出“乡愁树”选认活动,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鱼峰区人大常委会和鱼峰区人民检察院的有关人员到白沙镇大田村对农用水渠建设工作开展联合监督(资料图)
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到餐厨垃圾收运管理,从加强松材线虫疫病防治到古树名木管理保护,从打造旅游景点母婴室到排查整改商场无障碍设施,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建’合璧”,优势互补、联合发力,为守护鱼峰区广大群众的民生福祉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监督作用。
|
版权所有:(C)2009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 |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0500369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