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县区人大 >> 融水县

一片茶叶带富一方百姓

——融水县安太乡人大代表潘莲

  发布日期:2020-11-09 10:18   |  来源:融水县安太乡人大 蒙月皎  
将本文分享到:

她是安太乡江竹村公认的“能人”。

她的“能”得从茶叶说起。

她率先在安太乡从事茶叶种植和加工,从此与茶叶结下了深深的“茶情”。凭借着敏锐的目光和一股钻劲,通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还带动了当地“茶农”一道走上致富之路。

她就是潘莲,是融水县安太乡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安太林泉茶叶专业合作社监事长。

与茶结缘  转型创业不畏难

安太乡江竹村地处山区,有着得天独厚的种植茶叶的地理和自然环境,2001年,在党委政府的号召下,潘莲和丈夫就开始种植茶叶。那时,家家户户都种植茶叶,但是未形成产业规模,外地老板在村里建立茶叶加工厂。2011年,茶厂销售经营不景气,老板关闭了茶厂,群众种植的茶叶没了销路,一下没了收入,不少农民都靠种植茶叶作为主要经济来源。潘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凭借着自己多年的茶叶种植经验和专业技术,决定把茶厂盘下来,并决心利用江竹村山头连片的优势,把村里面的群众都带动起来,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2014年,夫妻俩成立融水安太乡林泉茶叶专业合作社,投入60万元接通电线,盖基础用房,购买设备等,注册“笙鼓之乡”品牌,建有自主茶园400亩,辐射基地面积1500亩。在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生态原产地茶园生产基地,从此走了崭新的农业创业之路。2016年获得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

富而思进  加快发展不停步

在潘莲的努力下,安太林泉茶叶专业合作社模式取得了一定成功,当地茶叶种植收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她也渐渐有了信心。凭着对茶叶的爱和执着,她充分挖掘本地茶叶资源优势,不断改进制茶工艺,提升茶叶品质。把合作社从过去单一的种植茶叶发展到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企业。通过“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组织周边农户按照标准化生产,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并积极做好无公害基地、有机食品基地以及其他方面的质量认证。为了打通茶叶销路问题,潘莲夫妇俩积极和江竹村第一书记及后援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沟通,并得到了西北工业大学的大力支持。除了每年参加西北工业大学组织的农产品展销会外,还争取得到了西北工业大学的定点茶叶采购订单。在后援单位的帮扶下,融水安太乡林泉茶叶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250户,其中贫困户67户,年销售额279万元,户均增收1.1万元。这一片片小小的茶叶,短短几年让潘莲家的年收入从一万元逐步增加到十几万元,还带动了数百名农户实现增收致富,每年还能给村集体经济带来1万元的收入。这几年,通过茶叶、木耳等产业发展,江竹村贫困发生率从42.6%降至全部脱贫。如今,江竹村摆脱了深度贫困村的帽子,被评为柳州市首批红旗村,走进江竹,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饮水思源  履行职责不懈怠

潘莲说,我们计划对茶厂进行升级,增加全自动化的设备,提高茶叶的品质,同时加大茶叶品牌的宣传,利用元宝山有利的旅游资源优势,将农文旅有效融合起来,自己富起来了,也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持续增收,大家一起摆脱贫困,携手走进小康生活。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她还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生活在农村基层的优势,密切联系群众,并在工作之余积极进厂入企,走村串户,与群众面对面、心对心坦诚交流,认真了解群众疾苦,所需所求,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潘莲始终认为,人大代表是人民选出来的,是荣誉,更是责任。她深知,自己文化水平不高,要当好代表还需要多学习。所以在潘莲的办公桌上,不仅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业务书籍,还摆放着许多人大工作和法律知识的书刊。据熟悉她的人介绍,一些书刊是她在当选人大代表后主动购买的,以便随时进行学习。她还积极参加各类代表培训班,进一步学习依法履职的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了解人大基本制度理论,掌握人大相关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努力提高履职能力,做到工作有能量,发言有质量,建议有分量,更好地服务选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