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县区人大 >> 鹿寨县

联络站创新调解模式,社区共建和谐新局面

  发布日期:2025-01-03 16:30   |  来源:廖龙琦 黄筱灵  
将本文分享到:

鹿寨县平山镇平山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柳州市人大常委会设立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人大代表联系点(以下简称:站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采用“联络站+‘老师父’调解工作室”合作新模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积极作用,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推进诉源治理,构建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双向联动强合作,提高调解工作质效。站点于2024年6月揭牌,由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以及平山镇“老师父”调解工作室工作人员共同组成。面对全镇各类矛盾纠纷,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老师父’调解工作室”的双向联动,代表们“下沉到家门口,扎根到菜园边”,通过面对面听取、收集各族群众意见建议,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的矛盾及时介入调处,对一时化解不了的风险隐患及时预警,将线索报送给“老师父”调解工作团队。在信访矛盾调解过程中,站点组织人大代表全程参与,进行全过程监督和服务,确保基层矛盾纠纷问题收集得上来、处置得下去、当事人满意。站点成立以来,通过人大代表获取矛盾线索42起,其中23起由联络站联系调解,剩余线索全部报送至“老师父”调解工作团队,共调解成功38起,调解成功率90.5%。

统筹资源提质量,推动纠纷问题化解。站点制定“双管齐下、协同推进”解决方案,通过盘活存量,整合四方力量(镇信访联席会议办公室、“老师父”调解工作室、驻站人大代表和“三官一律”人员),形成调解资源“百宝箱”,根据纠纷特点和各族群众需要,统筹资源安排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通过以教促能,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大课堂”功能,邀请“三官一律”和“老师父”调解工作室人员进站点指导,宣讲法律案例和政策,安排驻站人大代表到“老师父”调解工作室跟班学习,提升人大代表纠纷调解技巧,促进平山镇基层治理和矛盾纠纷工作队伍整体调解能力的提升。

站点成立以来,有效破解了平山镇纠纷调解工作中遇到的痛点难点,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调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