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发布日期:2023-09-08 17:30  |  来源:廖劲南   | |
山楂树耐旱,对环境要求不高,适合生长在土壤稀少的山岗。此外,山楂树还有护理成本低的特点,每一株果树一年除草和施肥只需要30元。2014年,鹿寨县导江乡因地制宜引进推广大果山楂种植,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仅三年大果山楂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产量超过3000吨。在形势看似一片大好的同时,导江乡人大代表、时任导江村党总支部书记的龚双宏敏锐地意识到,本地没有加工厂,单靠老板进村来收购鲜果,销售渠道单一,果农在定价上没有话语权,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低,行情不好就容易亏本。
2016年大果山楂丰产却滞销,株株果压枝带来的不是喜悦,而是愁卖的焦虑,有的农户不得不挖兜改种,大果山楂规模面临断崖式下降。为帮助果农解决销售难题,推进山楂产业健康长效发展,龚双宏萌生了新建大果山楂加工厂,延伸大果山楂产业链条的想法。2017年6月22日,龚双宏和其他乡村干部、大果山楂种植大户代表18人,赴桂林平乐县对山楂深加工行业进行考察,并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上机实践操作,更加坚定了他投资建设大果山楂深加工项目的信心。考察回来后,他说干就干,与长垌村、古懂村的3个村党总支书以及大果山楂种植大户共8个股东抱成团,投资办起了山楂加工厂,经过两个月的不懈努力,2017年8月28日开机试产,次月就能开足马力正常生产了。加工厂主要生产山楂果脯,与本地果农签订保收保价协议,并吸纳困难群众中的老弱劳动力助他们增收致富,年生产山楂果脯1万多斤,产值达40万元。
大果山楂加工厂正在生产山楂果脯
背靠大树好乘凉,代表带头就敢干。龚双宏“楂”根串“链”、保“价”卫“果”的做法收到了显著效果,果农恢复了信心,大果山楂在导江“楂”稳了根基。去年鲜果产值1500多万元,成了全乡稳固的“摇钱树”,不光鲜果畅销各地,民间山楂果脯、山楂汁、山楂茶、山楂酒、山楂宴、山楂旅游、山楂文化也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今年山楂节游客就达数万人次,“摇钱树”种出了“金饭碗”,本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目前该乡有100多户种植,种植面积为6400亩,其中挂果面积达2000亩,预计鲜果产值达2000多万元,有力带动了全乡各族群众共同致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版权所有:(C)2009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 |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0500369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