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县区人大 >> 鹿寨县

江口乡人大代表:以“法”为桥解民忧 争当基层治理“排头兵”

  发布日期:2025-10-28 15:50   |  来源:袁燕楠、覃朵  
将本文分享到:

江口乡人大代表积极发挥“法律明白人”作用,主动融入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实践,以“1321”矛盾纠纷梯次调处机制为抓手,用法律素养破难题、以履职担当化矛盾,成为基层纠纷的“解铃人”、法治建设的“宣传员”,共筑平安和谐的乡村家园。

江口乡人大代表坚守法治红线,定分止争有“尺度”,守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中庆屯四队与大岭屯的地界纠纷中,人大代表主动亮明“法律明白人”身份,牵头参与调解工作组。他们既拿出土地利用规划图、征地协议等法定依据,清晰界定土地权属红线,向村民苏某某释明征收政策与法律规定;又耐心倾听其种植投入与实际难处,用“法理+情理”的沟通方式化解群众抵触情绪。最终苏某某自愿在15日内清理作物,这场可能升级的冲突在法治框架下得到了圆满解决,既守护了集体权益,也让群众感受到法律的温度与力度。

江口乡人大代表与时俱进,以科技赋能维护法治权威。水碾屯两户村民因林地界限模糊引发纠纷,险些造成肢体冲突。乡人大代表第一时间启动“屯、村、乡”三级联动调解,发挥“法律明白人”专业优势,联合技术专家、法律顾问组建调解队。江口乡立即启动“屯、村、乡”三级联动机制,组建了一支由技术专家、法律顾问、人大代表“法律明白人”和“老乡贤”构成的特殊调解队。无人机在林地上空盘旋,精准测绘出现代化的地貌图;档案室里,调解人员从1983年的林权证到2018年不动产登记台账等历史资料,细心梳理着历史的脉络;农家院落中,老书记、老村民们的共同回忆,为事实拼图补上了关键一环。最终,在航拍图、历史档案与多人证言构筑的完整“证据链”面前,两户村民达成共识,签订林地界限确认协议。这场纠纷的化解,不仅在于找回了丢失的林地界限,更在于树立了用事实说话、靠证据定纷止争的法治权威。

江口乡人大代表善用“情理法”,巧妙化解邻里纠纷。山井屯邻里因日常琐事反目,人大代表以“法律明白人”身份介入,不急于宣讲法条,而是引导双方回忆互帮互助的过往情谊,从邻里相处的公序良俗切入开展调解。一番将心比心的沟通,融化了彼此心结,促成握手言和。在六口屯的林地权属争议中,林业专家的现场专业鉴定则成为了“一锤定音”的关键,让复杂的专业问题有了清晰答案,促使当事双方心服口服地接受调解方案。

江口乡人大代表始终以“法律明白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主动整合部门资源、联动乡贤力量,推动矛盾化解从“事后处置”向“源头预防”转变彰显履职为民担当本色。下一步,代表们将继续深耕法治实践,持续提升法律素养与调解能力,把法治精神融入乡村治理各环节,让依法办事成为群众自觉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坚实法治动力,让平安和谐成为基层最鲜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