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发布日期:2025-10-13 16:00  |  来源:黄惠莉   | |
近日,为坚决落实好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马安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积极响应上级关于耕地恢复工作的部署要求,主动作为,深入一线,充分发挥监督推动、桥梁纽带作用,为全村耕地恢复工作的顺利推进贡献人大力量。
强化宣传引导,当好政策“宣讲员”。耕地恢复工作初期,部分村民存在疑虑。马安村的人大代表们迅速行动,通过屋场会、田间地头交流、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详细解读耕地保护的重要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耕地恢复政策,耐心解答群众疑问,消除思想顾虑,引导村民深刻认识到保护耕地就是保护自己的“饭碗”,有效凝聚了“保护耕地、人人有责”的社会共识,为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深入一线调研,当好民情“联络员”。代表们深入田间地块,对需要恢复的耕地进行实地勘察,详细了解每块图斑的位置、面积、现状及恢复难点。他们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将恢复工作中遇到的共性难题和群众合理诉求反馈给村“两委”及上级部门,为科学制定“一地一策”恢复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代表们精准的调研和畅通的反馈,确保了耕地恢复工作更贴合实际、更符合民意。
依法履职监督,当好质量“监督员”。在恢复工程实施过程中,人大代表们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种植作物落实情况等进行跟踪问效。他们重点关注恢复后的耕地是否达到种植条件、是否按要求种植了粮食作物,防止出现“简单化”“一刀切”或恢复质量不高等问题,确保耕地恢复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真正实现“良田归仓”,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发挥表率作用,当好复耕“示范员”。部分代表不仅积极宣传推动,更以身作则,主动承担自家涉及的耕地恢复任务,并积极动员亲属邻里配合工作。在恢复后的耕地上,代表们带头进行粮食作物种植,推广良种良法,示范带动周边群众积极复耕复产,确保恢复的耕地及时种上、种好,有效防止耕地再次“非粮化”,巩固了耕地恢复成果。通过马安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不懈努力,全村耕地恢复工作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工作推进顺利,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提升了耕地质量。代表们表示,将继续立足岗位,履职担当,持续关注耕地保护和利用情况,为守牢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
版权所有:(C)2009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 |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0500369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