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发布日期:2023-03-16 12:44  |  来源:覃崇尖   | |
柳州市柳南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发挥人大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和模范带头作用,在助力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中展现人大代表新担当新作为新风采,柳南区人大在全区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助力乡村振兴“代表集结号”主题实践活动,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作出新的贡献。覃崇尖
一、工作背景
柳南区人大常委会围绕柳州市委和柳南区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制定《柳南区人大代表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代表集结号”主题实践活动方案》,明确具体措施。组织开展人大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助力乡村振兴“代表集结号”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产业振兴、发展农村经济等。为柳南区的乡村振兴贡献人大代表智慧和力量。
二、基本做法
(一)中心成立功能型党支部,加强党对履职全面领导
深入开展人大“四个机关”建设,积极探索在镇(街道)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成立功能型党支部。如首个成立的南站街道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功能型党支部,它的主要功能是在区人民代表大会及闭会期间,组织代表履职活动时根据履职要求领导、指导、组织和协调代表相关工作。加强党对区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凝聚代表力量,提升服务群众能力,促进基层人大工作与党建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柳南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和街道人大工作有序开展。
(二)开展代表履职标兵评选,严格组织代表履职尽责
柳南区人大以建立《柳南区人大代表积分管理实施方案》为重要抓手,推动代表履职管理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明确代表履职事项,做到一人一档,完善人大代表档案管理。运用代表积分管理制度,2022年开展首次年度代表“履职标兵”评选活动,评选出50名“履职标兵”,在2023年人代会上进行表彰。人大代表关心支持柳南教育公益基金项目,踊跃为教育公益基金项目捐赠,特别是广西珑龄汽车电子公司董事长吴佐生、广西易德新能源科技公司董事长王光意、广西桂中工程咨询公司董事长付亚伟、广西善元食品公司董事长陈生等人大代表捐赠数额较多。2022年共有人大代表98人次参与募捐,捐款金额147.5万元,为柳南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人大代表力量,充分彰显人大代表履职担当。
(三)制定常委联系代表办法,做强产业带动农民富裕
制定《柳南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联系代表办法》,常委会委员分别联系3-5个代表。2022年,常委会领导率先垂范,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走访联系企业及企业代表50多人次,并对代表宣传柳南区“工业110”这个惠企机制,通过“工业110”及时解决问题;紧紧围绕企业需求,认真梳理、准确掌握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宣传有关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破解瓶颈难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注重走访农业企业代表和基层农民代表,如走访柳州市添翼种养专业合作社监事长刘天义、流山镇新隆村党支部书记韦柳捷,柳州市海波茧丝绸公司董事长韦海波等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代表,为代表们发展农业产业提出建议,听取他们提出的如用工难、技术短缺等问题,并将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得到农业、科技等部门的积极解决,为他们稳定发展,做大做强产业,并带动农民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帮助。
三、主要成效
柳南区结合开展以人大代表“走乡村、谋振兴、促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助力柳南区螺蛳粉原材料产业发展,结合各镇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发展乡村产业和完善基础设施。
(一)助推乡村产业向高质量发展。关注柳南螺蛳粉产业和柳南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退桉改竹工作的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关于退桉改竹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当好区委的参谋,做好区内原材料种养基地建设,关注优质米、蔬菜、食用菌、种鸭、蛋鸡等产业。鼓励代表参与竹笋种植,建设基地,助推柳南区竹笋种植上规模。发挥代表示范作用,扶持村集体种植木耳,扩大木耳种植规模,形成“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协助企业代表落实肉鸭养殖基地,扩大肉鸭养殖规模,推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做大做强肉鸭生产产业。企业家人大代表几年共捐赠鸭苗10万羽,惠及全市2500多户农户。引导农民代表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创建家禽养殖示范基地,年收入36万元;加强企业代表与优质米种植户合作,打造优质米品牌,巩固优质米生产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专业技术人才优势,为群众提供种养科技培训和指导。
(二)助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根据各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需求,做好调查摸底工作,鼓励代表助力改善村屯农民急难愁盼的路、桥、路灯等生活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灌溉设施、运输道路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如人大代表在调研中了解到摘帽贫困村长龙村农民饮水和农业龙头企业用水难的问题时,建议将长龙村纳入城市供水体系建设,人大代表开展“将太阳村镇供水工程纳入城市供水体系建设议案”专题视察,提出建议,2022年,“长龙村自来水管网体系建设”列为柳南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完成,确保企业和村民用上安全干净水。如上等村道路实现硬化绿化亮化,打造各有特色的“微菜园”“微花园”;实现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开展,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与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形成了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建成上等村湿地公园,建设村内两处汶泉,实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提升了上等村乡村风貌,改善了村庄的卫生环境,使村屯面貌焕然一新。也让上等村获得自治区卫生村、自治区级生态村、柳州市精品美丽乡村等殊荣。
(三)助推集体农户经济融合共赢。代表助力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结合发展成效明显。人大代表戴为勇通过引进网络销售平台、采取“商户+基地+农户”产销模式帮助太阳村镇四合村将滞销的螺田米全部销售一空,同时,帮助螺田米打出了新的农产品品牌,促进了螺田米产业的发展。人大代表企业---广西百强民营企业广西实隆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民”等融合共赢模式,捐赠鸭苗3万羽,惠及全区1400多户群众。引导农民代表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在洛满镇、流山镇创建家禽养殖示范基地,年收入18万元。农民代表柳州市海波茧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韦海波,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巩固流山镇“小蚕共育”基地发展,带动农户3000多户种桑养蚕,为全镇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农民增收超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户个体经济收入明显增加。
四、经验启示
(一)突出党建全面引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找准乡村振兴着入点,打造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功能型党支部作为乡村振兴工作总抓手,坚持加快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做基础建设领头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宜居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代表要当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头羊,努力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三)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做村民致富助推器。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道路,人大代表要有着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责任和担当,要争做村民致富的助推器。
柳南区人大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工作优先发展,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在全区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的助力乡村振兴“代表集结号”主题实践活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振兴了乡村经济,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绘就了乡村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美丽新画卷。
|
版权所有:(C)2009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 |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0500369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