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发布日期:2022-06-21 13:00  |  来源:覃崇尖   | |
韦许肖作为一名来自教育界的人大代表,也是偏远农村地区柳南区流山中学的乡村教师、政教主任。从教已经有18年。多年来,韦许肖一直情系教育扶贫,从控辍保学到帮助贫困学生,从扶贫扶智到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扶贫路上留下了韦许肖的深深足迹。他曾荣获“柳州市优秀教师、柳州市师德模范”等称号。
韦许肖认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是长远之策,是固本之举,是彻底稳定脱贫的重要推手,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帮助学困生、贫困生及留守儿童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是他的职责,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他对失联学生上报追踪、对残疾学生送教帮扶、对厌学辍学生劝返学校。在日常工作中,韦许肖带领同事们建立“一校一策”“一生一策”控辍保学实施方案。通过健全管理制度,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质量,不厌其烦地登门家访,经常性给予学生关心关爱,逐步转变了家长观念,重树了孩子的信心,帮助失学辍学孩子重返课堂。
对于一些重度残疾,无法到学校正常上课的孩子,送教上门,则是学校与家庭教育好重度残疾孩子的一道桥梁。送教,不仅仅是送一种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送教育形象,让这些重度残疾的孩子不在学校,也能享受到学校的教育,使他和他的家庭感到没有处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因此,他把“送教上门”工作长久的、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
夏村屯的小韦,是个智力障碍残疾孩子,家庭条件比较困难,一家人居住在柳江区拉堡镇一个不到30平米的单间出租屋。小韦符合送教上门的条件,为了为保障送教活动取得实效,韦许肖根据送教对象小韦的残疾类别、生理心理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个性化教育计划。2020年9月,韦许肖开始了小韦的送教上门。刚开始就碰到软钉子,小韦并不太搭理韦许肖,教学无法展开。为了能够和小韦沟通交流,韦许肖先与小韦爸爸交谈,倾听这个家庭的困难与心声,并对家长进行了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勉励家长永不言弃,做孩子心理的精神支柱和生活的坚强后盾。
小欢同学,是很多老师眼里典型的“双差生”,即学习差、自控力差。由于小欢书桌、书包甚至衣服上有时到处沾有墨水,桌底下丢满废纸垃圾袋,一身脏兮兮在座位上自娱自乐,很多同学认为他有点不正常,想要远离他。韦许肖和小欢的班主任、同学以及小学老师了解他的情况,得到的回复,大多都说小欢从小学就这样,与身边的同学格格不入。难道小欢真的没法改变了吗?韦许肖决定要亲自去试试。在一次晚学后的田径场上,韦许肖碰到小欢独自在玩,他知道这是了解小欢的绝好机会,就走了过去跟他打招呼。小欢还是一身脏兮兮的,话也说得不是很清楚,但却很有礼貌,这让韦许肖有些意料之外。他像朋友一样天南地北的和小欢聊了很多话题,一来二往,韦许肖和小欢越来越熟悉了,小欢也从最初的“老师好”改口到后来的“肖哥好”,韦许肖知道小欢把他当作知心朋友了。因为有了别人的关心、信任,小欢也逐渐自信起来,书桌、书包、地面也不再那么脏了,着装也越来越干净整齐了,劳动也积极了。一系列的改变让小欢能更好的融入班集体,他成绩逐渐追上来,韦许肖相信,小欢一定能活出他的精彩。
政教的路还很漫长,像小欢这样的学生也许还会出现,但韦许肖相信只要不戴有色眼镜,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后进生多一些关心,多些关爱,那么,他们的生活一定也是充满阳关的。
|
版权所有:(C)2009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 |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0500369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