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发布日期:2025-10-13 17:43  |  来源:牙春柳   | |
傍晚的柳江区里高镇板六村,太阳能路灯洒下暖黄光晕,沿着水泥路静静流淌。孩童嬉闹、老人闲谈,一幅烟火气浓郁的乡村画卷,正是“90后”壮族姑娘周姣交出的乡村振兴答卷。作为柳江区第二届人大代表、板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她用四年时间,让曾经“环境差、产业弱”的村庄,蜕变为村民交口称赞的“幸福村”。凭借突出表现,她先后荣获2022年度里高镇人大代表“履职之星”称号、2022年“柳江新区建设发展特别贡献奖”先进个人称号,2023年、2024年入选柳江区“头雁计划”村党组织书记名单,2024年荣获柳江区优秀人大工作者称号。
周姣在认真整理工作台账。
以初心啃“硬骨”,旧村焕新颜
2021年,周姣选择回村任职时,亲友纷纷劝她:“年轻姑娘在村里能折腾出什么?不如留在城里找份安稳工作。”那时的板六村,基础设施滞后,夜晚一片漆黑,连个像样的活动场地都没有。
周姣(左一)与同事交流工作情况。
上任首件事,周姣便带村“两委”干部赴邻县“取经”。看到邻县一个农业生态村的整洁道路、卫生厕所与文化广场,她迅速明确“先改善人居环境、再盘活资源促产业”的两步走思路。为给中团屯争取文化娱乐室项目资金,周姣连续一周熬夜细化材料,从项目必要性到收益测算,每一项都写得细致入微,白天就抱着厚重的文件夹,往返住建等部门反复沟通,最终项目成功获批。“村民把希望交到她手上,她便日夜悬着心,生怕辜负了这份信任。那段时间,我看她眼睛都熬红了,整个人也清瘦了一圈。”板六村村委会副主任梁艳党回忆道。
周姣(左一)一边开展防溺水宣传,一边收集民意。
如今的板六村,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文化娱乐室成了村民休闲好去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太阳能路灯照亮夜归路。孩子们在灯下追逐嬉戏,老人悠闲散步。村民覃方算感慨:“没想到村里能变得这么好,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有地方休闲了。”
以产业蹚“富路”,乡亲腰包鼓
“环境好了,得让村民腰包鼓起来,不然乡村振兴就是空架子。”周姣始终牢记人大代表“为人民办事”的使命。板六村地处亚热带,土壤肥沃,可过去村民要么守着几亩稻田勉强糊口,要么背井离乡打工,“守着好地挣不到钱”成了大家的心病。
周姣(左一)向村民了解红薯种植情况。
为找到适配产业,2022年,周姣邀请农业专家进村,逐块分析土壤酸碱度、肥力,结合气候反复调研,最终选定砂糖橘、桑蚕、百香果等特色产业。可消息传开,村民却犯了难:“种了卖不出去咋办?没技术种坏了咋整?”为打消顾虑,周姣组织党员率先试种20亩百香果。她不仅每月邀请技术人员来村里培训,还提前联系收购商签订初步意向协议。试种当年便迎来丰收,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村民们纷纷主动加入。
周姣(左一)向村民了解百香果种植问题。
板六村兴龙屯种植户杨秀新就是其中一员,起初因技术不足,他种的百香果挂果少、品质差,销路更是没着落。得知情况后,周姣第一时间联系桂林的百香果种植专家,亲自开车接专家上门指导修剪、施肥,随后又帮他对接区里的电商平台和水果经销商。在周姣的帮助下,杨秀新的百香果产量提升50%,收入翻了一倍。“周书记真是帮了我大忙!”杨秀新满是感激,“我那果园能增产、收入能翻倍,全靠她找专家、跑销路。我现在逢人就说,跟着她干,绝对没错!”
以联络架“心桥”,为振兴添动能
“人大代表不仅要带群众干,更要听心声、解难题。”履职中,周姣发现村民因缺专业技术,蚕茧品质上不去,大家急得团团转。这让她灵光一闪:“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有资源、有渠道,把联络站建到产业链上,不就能精准解难题吗?”
周姣(左一)跟养殖户探讨鲈鱼养殖问题。
于是,周姣牵头将从事桑蚕、水果、水产养殖的各级人大代表组织起来,为特色产业发展谋思路、提建议,让专业人做专业事。由此,一条“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在产业链上,问题解决在产业链上,工作效果体现在助推产业发展上”的“全链模式”应运而生,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周姣(右一)在入户走访,收集民意。
除了服务产业,周姣还坚持每月开展“代表接待日”,常入户走访,秉持“再小的问题也要当大事办”的理念。一次,几户村民反映灌溉水渠堵塞,而当时正值水稻灌溉关键期。周姣二话不说,立刻组织代表和村民清理水渠,还对破损处进行加固,仅用两天就解决了问题。“当时水渠堵得死死的,地里的稻子都蔫头耷脑了,我们都急得直跺脚!周书记听说后,当天就带着人来挖渠、加固,两天就通了水。”板六村农户韦周娟抹了把眼角,“要是等水干了,今年的水稻就完了,周书记心里真是装着咱老百姓!”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大家对周姣的认可。
周姣(右二)跟养殖户查看鲈鱼丰收景象。
如今的板六村,田畴染绿、产业兴旺,村民的笑容里满是幸福。面对未来,周姣眼神坚定:“板六村是我扎根的地方,乡亲们的信任就是我最足的底气。我会一直守在这里,心里装着这片土地、装着大伙儿的期盼,一步一个脚印把村子建得更美丽、更富裕,绝不负村民的托付,更不负人大代表的使命!”这位壮乡“领头雁”,正用初心与实干,继续绘就里高镇板六村乡村振兴的美好新图景。
|
版权所有:(C)2009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 |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0500369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