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县区人大 >> 柳城县

侨韵匠心:人大代表刘淑琼的侨乡文化传承路

  发布日期:2025-07-25 08:55   |  来源:东泉镇人大 胡永贞 蒋玉波  
将本文分享到:

在柳城华侨农场的青山绿水间,总有一道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她用双手守护侨乡的文化根脉,用匠心传承跨越山海的“侨”味道。她就是柳华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刘淑琼——一位扎根侨乡的基层工作者,更是一位以美食为媒、用行动践行使命的基层人大代表。

舌尖上的侨味:让传统美食“活”起来

印尼千层蛋糕的浓郁醇香、越南艾籺的软糯甘甜、黄金糕的松软绵密……在柳城华侨农场的美食街上,这些承载东南亚风情的传统糕点总能引发食客的味蕾狂欢。嫁至农场十余载的刘淑琼,在多元文化的浸润下,从被征服的食客到学做糕点的新手,再到如今的技艺传承者,始终坚信:“每一块糕点都是‘侨’的味道,不能让它们消失在时代浪潮里。”为让“侨”美食焕发新生,她主动担起文化传播者的角色:不仅熟练制作印尼千层蛋糕、越南艾籺、印尼九层糕等侨乡特色美食,更创新性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需求结合,让侨乡味道走出农场、走向更远的地方。

侨韵筑梦:绘就美食文化传承画卷

2024年,刘淑琼积极参与“侨韵筑梦,共绘华章”华侨美食节系列活动。活动通过美食市集、文化展演、侨史展览等形式,立体呈现华侨农场的百年沧桑与时代新貌。这场持续数天的活动,不仅创下3万人次参与、100万元消费收入的纪录,更成为凝聚侨心的重要纽带。归侨李阿婆看着年轻人在摊位前饶有兴趣地学做糯米条,感慨道:“看到孩子们愿意学,传统手艺就不会断根了。”刘淑琼则视此为最大的欣慰:“美食是文化的载体,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就是最好的传承。”

民声侨声:架起文化保护“连心桥”

作为人大代表及联络站联络员,刘淑琼认真组织联络站各项活动,邀请各级人大代表进站接访群众,收集侨乡文化保护的意见建议;同时关注归侨侨眷需求,积极维护其合法权益,推动侨务文化工作开展,让联络站真正成为群众信赖的“民意窗”“连心桥”。联络站先后争取项目资金50万元,推动《关于柳城华侨管理区“侨心向党”主题花园建设的建议》等议案、建议落地,在柳华小学建设东南亚民俗文化舞台,完善柳华历史展馆等项目,让民俗文化有了具象的承载空间。因工作出色,2024年柳华社区联络站荣获自治区人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薪火相传:让文化基因融入血脉

“文化传承不是一个人的独奏,而是整个侨乡的合唱。”刘淑琼深谙此理。她发动联络站人大代表与归侨代表结对,深入学校、企业讲述华侨奋斗史;鼓励年轻人参与短视频创作,用镜头记录侨乡烟火日常,让新生代在采茶制茶、烹饪美食中触摸传统文化。从最初的自发行动到如今的系统传承,刘淑琼用坚守诠释了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正如她在履职总结中所写:“侨乡文化是先辈留下的宝藏,我要做的就是让它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生长,开出更绚烂的花。”

一个艾籺的温度,一块千层蛋糕的厚度,浓缩着一位人大代表对文化传承的深情厚谊。刘淑琼的故事,是新时代基层代表扎根大地、守护文脉的生动缩影。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文化自信的力量,也听到了乡村振兴路上最动听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