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发布日期:2023-05-04 17:18  |  来源:吴潇雪、俞玉波   | |
寨隆镇坚持把人民的意愿有效实现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民情联络室、人大代表调解室“一站两室”履职平台,助推基层治理人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有效保障基层群众参与集体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畅通了基层民主“最后一公里”。
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 夯实代表履职平台
联络站充分发挥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功能,持续开展“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和“乡村振兴 代表先行”系列主题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参与决策、监督推动、桥梁纽带的作用,为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代表智慧和力量。
开展“乡村振兴 代表先行”主题活动,组建产业兴旺、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小分队,助力乡村振兴。
人大代表人居环境整治小分队到各村各屯视察,监督推进村屯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
开展“混合编组 多级联动 履职为民”主题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人大代表联络站定期召开民情沟通会,将群众的意愿转化为代表议案、建议,让群众在村屯事务中“唱主角”。
建立“人大代表民情联络室” 畅通群众联系渠道
建立人大代表“亮身份”,在家挂牌履职服务机制,让人大代表的家成为民情联络站。实行1名人大代表联络若干议事代表共同履职的“1+N”履职模式。在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中,让群众“唱主角”,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将群众的意愿转化为人大代表建议,通过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提升履职成效,让代表成为听取民意的“直通车”和问计于民的“最前线”。
人大代表亮身份,在家挂牌履职,将家变成民情联络阵地。
人大代表兰小柳在家履职、接待群众,了解社情民意。
以座谈、走访、话家常等形式广泛征集民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人大代表和群众参与重大项目设计,群众在村屯事务中“唱主角”。
建立“人大代表调解室”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
在人大代表联络站设立“人大代表调解室”,推行“三官一律一代表”服务内容。邀请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进站联合提供法律服务。培育人大代表“法律明白人”骨干力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协同效应,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矛盾纠纷化解合力,协助推动诉源治理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宣传者、参与者、促进者、监督者的作用,以代表身份倾听当事人心声,做群众思想和情绪疏导工作,切实以实际行动助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再提升。
设立人大代表调解室,推行“三官一律一代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
培育人大代表法律骨干,切实提升人大代表的法律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
人大代表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法官、警官、检察官、律师、人大代表合力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纠纷,推进诉源治理。
“一站两室”是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载体。寨隆镇持续推进“一站两室”履职平台的建、管、用,不断激发代表履职活力。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代表进站履职活动6场次,接待群众1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1条。并通过“一站两室”培训代表60余人次,使代表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人大代表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和依法履职能力。
|
版权所有:(C)2009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 |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0500369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