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县区人大 >> 柳北区

构建协同履职新格局 提升民生服务温度 打造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的“雅儒样板”

  发布日期:2025-04-27 10:05   |  来源:柳北区人大常委会雅儒街道工委 周何玲  
将本文分享到:

雅儒街道人大工委在柳北区委、区人大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多方资源,推动代表履职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9月5日,怡江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开展“服务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助推‘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主题活动

一、深化“混合编组”机制,构建协同履职新格局

(一)打破层级壁垒,实现优势互补。雅儒街道人大工委立足“混合编组”理念,打破人大代表层级界限,将柳州市级、柳北区级人大代表按专业领域、履职特长混合编入街道2个联络站,形成“1+1>2”的协同效应。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调研中,市级代表发挥政策资源整合优势,区级代表依托基层治理经验,联合提出“资金统筹+居民协商”的改造方案,推动辖区9个老旧小区104 栋完成升级改造,惠及群众1200余户,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通过废物利用,绿化美化等形式改造老旧街巷5条成为网红街巷,得到媒体的宣传报道。

(二)跨领域联动,激发履职活力。结合代表行业背景,组建经济、民生、法治等专业小组,围绕辖区重点任务开展联合履职。如组织“服务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主题活动,聚焦“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去年深入企业走访调研8次,形成《优化营商环境建议报告》,推动解决企业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23项,惠及企业50余家,切实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二、强化“多级联动”体系,凝聚人大工作合力

(一)纵向贯通,构建三级联动网络。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履职平台,将28名代表嵌入10个社区网格,实现民意收集、问题交办、跟踪反馈闭环管理。在“加强对滨江西路闲置地块管理建议”办理推进中,协调区级职能部门、市级规划、龙建公司等多家单位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将北雀路西一巷空地改建为生态停车场,解决周边居民停车难问题,并争取市人大代表专项资金18万元,新增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打造集休闲、健身于一体的休闲广场,获得居民一致好评。

(二)横向协同,整合共建资源。联合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形成“人大工作联盟”,推动资源共享、难题共解。例如,针对办理《关于整治雅儒路汪家巷空中通讯线缆的建议》,积极通过辖区移动五星分局联合其他四大运营商、城管部门成立工作推进专班,20天内完成汪家巷线缆规整,惠及居民300余户,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美化市容,群众满意度达100%。

三、聚焦“履职为民”宗旨,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一)创新建议办理机制,从“答复满意”到“结果满意”。建立“三定三包”责任制(定责任领导、定承办部门、定完成时限;包协调、包落实、包反馈),对重点建议实行“专班+清单+时限”管理模式,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二)拓宽民意渠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推行“站内接待+站外走访”双轨模式,每周安排代表轮值驻站,累计接待群众600余人次,征集意见建议200余条。针对群众反映的“停车难”问题,代表通过实地走访、座谈协商,推动盘活闲置地块,符合划停车位的背街小巷错峰停车,新增车位150个,缓解老街区停车难问题。

(三)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民生服务温度。发挥代表专业优势,开展“代表义诊进社区”、“普法课堂进校园”等活动30余场,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联合医疗机构代表发起创“健康街道”品牌项目,为辖区慢性病患者提供免费上门体检和健康管理服务,惠及居民800余人,切实将履职成果转化为民生福祉。

四、创新驱动,激活代表履职内生动力

(一)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夯实履职根基。制定“年度培训+专项实训”计划,2024年组织代表参加专家开展的政策法规、议案撰写等培训6场,覆盖代表120人次。建立“履职积分制”,将建议质量、活动参与度等纳入考核,代表建议优质率同比提升30%。

(二)数字赋能,推进“智慧人大”建设。全面推行“柳州人大app”的使用,实现网上培训、建议提交、进度查询“一键通”,形成“线上+线下”立体履职网络。

(三)宣传引领,弘扬履职正能量。依托区融媒体开设“代表风采”专栏,宣传先进人大代表典型。如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好大姐陈卫明,创柳北义务教育金名片的胡立兵等,相关事迹引发广泛社会反响,彰显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