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县区人大 >> 柳北区

小站点激活大能量 打造侨务工作新场景

  发布日期:2025-04-14 10:20   |  来源:柳北区人大常委会胜利街道工作委员会 贾亮梅  
将本文分享到:

“这条道路修好后,进出小区更加方便了,人大代表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近日,家住柳州市胜利小区的归侨陈阿姨向胜利街道人大工委工作人员反映。修缮胜利小区内部部分破损基础设施是2024年胜利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重点落实的代表建议之一,主要内容是维修小区破损道路3条等,项目完成后受到居民的普遍好评。同时,为推动更好解决小区内部部分道路及基础设施破损修缮问题,提交了《关于推动开放式小区道路市政化的建议》。

胜利社区是柳州市内归侨侨眷最大集中居住地,居住着来自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国家的归侨侨眷近3000人,大多为原华侨化纤厂退休或下岗失业员工,呈现居住人员老龄化、诉求多样化等特点。为更好提供归侨侨眷便民、专业的服务,2024年,在柳州市人大、柳北区人大等上级部门指导下,该街道在原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桂景湾社区涉侨工作人大代表联系点的基础上,增设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胜利社区涉侨工作人大代表联系点活动场所。围绕新时代侨务工作主题,依托“联络站+侨务工作”的工作思路,凝侨心、聚侨智、汇侨力、护侨益、惠侨界,夯实新时代人大侨务工作根基。

一、强化组织建设,打造多元履职平台

街道人大工委在依托柳州市人大常委会涉侨代表联系点指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街道本级站点工作领导小组,持续推进涉侨工作人大代表联系点规范化常态化建设,发挥好联系点“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五大功能,建好履职尽责主阵地。织密涉侨服务网,按照每月一走访、每季一宣讲一学习活动要求,细化完善各项涉侨工作机制;按照“一归侨侨眷一档案”的思路,联动社区“侨胞之家”,建立侨情数据库,动态更新侨胞信息。完善为侨公共服务体系,联合侨联、“侨胞之家”、“侨驿站”、涉侨服务单位、街道商会等建立助侨服务联盟,整合资源,“破圈”、“扩圈”,拓宽交流合作窗口,释放凝聚侨心侨力“大能量”,共同推进城区为侨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2024年9月,组织人大代表到柳北区胜利街道商会开展联合共建活动

二、强抓履职培训,提升涉侨服务能力

一是打造学习平台。发挥履职平台“宣传站”、“大课堂”作用,通过培训学习和交流考察,提升代表依法履职和服务群众的能力。组织代表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柳城县柳华社区涉侨工作人大代表联系点开展交流考察学习活动2次,开展《民法典》等专题学习培训3次,宣讲活动4场,参加市级、区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2场,提高代表学法、用法、宣传法的能力和履职水平。二是强化法律素养。加强涉侨法律法规学习,促使代表履行多项职责,提高依法履职和监督能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开展侨法宣传、《信访工作条例》宣传、人民调解员暨“法律明白人”业务培训会等活动6场。三是加强多方协作。主动与上级人大、统战、侨联等部门联系协调,互通信息,在创新侨务工作方面不断探索,对“联络点+侨胞之家”平台建设给予指导,依托该特色平台开展活动。2024年,组织代表开展各类活动10余场,其中,开展调研活动4次,接待上级部门调研3次,参加上级部门调研活动2次,民意征集5次,列席各部门工作会议3次等;并组织开展“重温华侨史 传承爱国情”等主题民情沟通活动3场,走访接待选民200余人,收集意见建议21条,推动解决民生实事16件。

2024年4月,人大代表进社区开展“阳光心理 健康人生”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2024年5月,组织人大代表赴柳城华侨农场考察学习

三、聚焦为侨服务,筑牢“连心桥”根基

以涉侨联络站点为“窗口”、“桥梁”,突出侨居社区特色,聚焦侨胞利益诉求。强化听侨“声”、纾侨“忧”、解侨“困”,通过人大代表开展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和日常“集中走访群众”活动,密切联系归侨侨眷,了解社情民意,形成议案建议,推动解决群众“身边难事”。2024年,组织开展慰问归侨侨眷活动3场,慰问困难家庭5次,走访接待归侨侨眷80余人,驻站代表收集提交意见5条、建议4条,其中修缮胜利小区内部部分破损基础设施、迁移潭中路第二小学总部门口斑马线、《关于修建二十九中学及附小周边道路的建议》等6条意见建议已办理完成,其他意见建议也在督办协商中,获得归侨侨眷一致好评。

2024年9月,组织召开胜利街道胜利小区内部道路问题工作协调会

下一步,柳北区人大常委会胜利街道工作委员会将紧紧围绕“凝聚侨心侨力 同圆共享中国梦”新时代侨务工作主题,继续充分发挥涉侨人大代表作用,按照各级人大工作要求,规划好自治区涉侨工作人大代表联系点工作,拓展人大侨务工作职能,推动辖区侨务工作取得新突破,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不断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