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人民代表大会70年

“人民代表大会70年”系列报道⑤ | 市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发布日期:2024-09-19 15:35   |  来源:李俊  
将本文分享到:

决定确立《关于加强“柳州鱼峰歌圩”品牌建设,推动歌仙刘三姐文化旅游的议案》;决定批准2023年柳州市本级决算……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了一系列事关柳州高质量发展的事项。

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扣本行政区域具有长远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事项,依法行使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职权。据统计,1980年10月以来,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至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作出重大决议决定约500项。

聚焦工业 助推发展

工业是柳州的根基和命脉。一届又一届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市委中心工作,围绕工业发展履职尽责,作出决议决定。

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推动柳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的决议》,助推柳州由传统制造业大城向先进制造业强市发展。2022年,作出《关于确立柳州企业家、工匠日议案的决定》,在全区率先以法定程序,将每年4月26日确立为柳州企业日、柳州工匠日,让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同频共振,凝聚工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作出《关于加快推进广西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决议》,大力推动发展实体经济,夯实副中心城市建设的产业根基。

推动标志性工程实施。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快推进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的决议》,为柳州市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赋能。

聚焦城建 赓续文脉

城市建设事关城市形象,事关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力,更事关民生幸福。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城市管理和建设作出了系列决议决定,助力提升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品质。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市容管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作出系列决议决定,有力助推城市建设。2017年,针对河北半岛区域开发所出现的老城区常见的“城市病”,作出《关于控制规模,疏解压力,进一步提高河北半岛区域宜居宜业水平的决议》,推动市政府坚持“做减法,提质量”的规划要求,打造开发适度、和谐宜居的新时代中心城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围绕赓续龙城文脉,市人大常委会多次作出重要决定,让这块“金字招牌”越发历久弥新、醇厚芬香。上世纪90年代,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就作出《关于保护和开发东门城楼议案的实施方案的决定》,使东门城楼建成如今既保持了文物古貌,又成为有古可考、有文可研、有景可观、有胜可览的历史文化旅游地。

“小叶榕为市树,洋紫荆为市花!”2018年,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重新确立“市树、市花”,增强全市人民的文化认同感。

聚焦民生 增进福祉

人民群众关心什么,人大决定就呼应什么。

1996年8月15日,在重创柳州的“7·19”特大洪水过去不久,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就作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根治水患的决定》,助力灾后重建及防洪体系建设。

2012年初,龙江镉污染世人瞩目。根据市委部署,市人大常委会迅速开展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于当年2月作出《关于确立合理规划布局,构建柳州市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议案》的决定,为开辟我市古偿河第二水源和地下备用水源起到重要作用。

回应群众反映强烈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急难愁盼问题。《关于柳州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决定》《关于建立和完善市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和防控卫生突发事件能力的决定》以及确立的一系列议案,让群众受益。2023年2月,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作出确立《关于加快和完善我市托育机构建设的议案》的决定,有力回应群众反映的“没有人照顾孩子”这一突出困难。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关于建设柳州市柳江沿岸绿化带的议案》《关于整治竹鹅溪的议案》……上世纪90年代确立的议案,依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光辉历程,辉煌成就。市人大常委会就柳州市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民政、民族等方面重大事项作出的决定决议,深刻影响、改善着柳州人的生活。

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坚持“抓大事、议大事、定大事”,依法作出决定,把党的主张、群众的意愿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