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发布日期:2025-01-07 09:50  |  来源:柳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俊   | |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依法开展立法、监督、决定、任免、代表等各项工作,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丰富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柳州实践。
旗帜鲜明讲政治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大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保证。翻看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履职日历,鲜明清晰体现了“将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不断提高做好人大工作的政治站位,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全市人民共同意志。
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地方立法决策主动衔接改革决策、监督工作护航改革发展、决议决定支持改革落地等工作,精心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全面系统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柳州70年的发展历程、实践经验。
创新平台树典型
聚焦聚力“五个家园”建设,积极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有形有感有效地抓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助力柳州打造“团结如钢铁·龙城石榴红”工作品牌。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出台贯彻落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工作方案,构建了市县乡三级人大协同推进工作机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
选树典型立标杆,示范引领添活力。
市人大常委会探索推广“代表联络点+民族团结”新路径,创新设立15个“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人大代表联系点”,组织258名相关领域人大代表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形成典范引领、以点带面、协同共铸的工作新格局。2024年全区人大民族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柳州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实践成果丰硕,人大力量彰显。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推动《关于加强“鱼峰歌圩”品牌建设,推动歌仙刘三姐文化旅游的议案》的实施,助力“柳州鱼峰歌圩”成为全国颇有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品牌和山歌圣地;通过“代表联络站+侨务”,搭建“侨言资政”“侨茶议事”平台,推动乡村振兴有关政策覆盖华侨农场;柳州铁一中(柳东校区)、市人民医院代表联系点分别开展“教共体”“医联体”建设履职活动,助推城乡教育、城乡医疗高质量发展。
迈向精细化立法
惠龙城民生,促柳州发展,蹚善治新路。
颁布实施《柳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条例》《柳州市电动车停放充电消防安全规定》《柳州市木结构房屋连片村寨消防条例》;推动《柳州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条例》立法……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把好选题、起草、审议、修改等关键环节,强化立法全过程管理,提高立法精细化水平,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
完善立法工作机制,畅通民主立法渠道。
市人大常委会还积极推进《柳州市立法条例(修正草案)》修改工作,制定《柳州市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报告办法》,全链条推进地方立法工作。充分发挥18个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意、聚民智作用,支持建成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三江基层立法联系点展示馆,运行好桂湘黔三省(区)六县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区域协同机制,让少数民族地区群众通过“立法直通车”向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传递立法声音。
|
版权所有:(C)2009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 |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0500369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