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发布日期:2023-06-28 16:21  |  来源:柳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俊、通讯员 黄星伟   |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激发代表活力,厚植人大根基。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人大代表“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主题活动,通过人大精心“搭台”,代表真情“唱戏”,不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柳州实践,奏响人大代表依法为民履职的时代强音。
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高标准建设履职平台,为人大代表履职“搭台子”。
“重点抓好代表联络站配置标准化、运行制度化、资源共享化、活动经常化建设,实现了代表履职平台硬件设施提升、履职模式提升、制度管理提升。”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以来,我市投入资金900余万元,对全市118个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和1025个人大代表联络站进行提档升级,实现了“四化三提升”,使代表履职平台更直接、更有效地服务群众。
无证流动摊贩占道摆卖,影响了校园周边的正常环境,食品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4月13日上午,鱼峰区麒麟街道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开展“百聊汇”议事活动,人大代表和相关职能部门就“德润小学周边安全”问题深入探讨、建言献策,督促相关部门尽快拿出具体措施。“百聊不白聊,聊了总有效”,道出了“百聊汇”议事品牌的“精髓”。近年来,我市倾力打造了一批有特色、能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站点,创新推出一批代表高质量履职“柳州品牌”,从柳州螺蛳粉到融安金桔发展,从教育事业到莲花山保护……一个个专业特色人大代表联络站,让“专业代表”发挥特色优势,真正架起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还开发人大代表工作APP平台,实现全市70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与联络站的网上联系,群众可在网上向驻站代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
“小阵地”释放“大能量”
小站点,大天地。我市充分发挥联络站“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的作用,推动人大代表融入高质量发展热潮。
通过联络站广泛收集意见,在广西首次通过法定程序设立的“企业日”和“工匠日”,为工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势;发出“乡村振兴 代表助力”的倡议,探索“联络站+农文旅融合发展”“联络站+茶叶生产基地”“联络站+桑蚕专业代表小组”,为乡村振兴凝聚了力量。
“代表联络站+立法联系点”,让法治更“接地气”。我市以三江侗族自治县成为广西唯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第二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为契机,推动代表联络点与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度融合,创新建立桂湘黔三省六县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区域协同机制,为六县少数民族群众表达和反映社情民意搭建平台。同时,通过代表联络站广泛收集意见,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形成地方立法“最大公约数”,高质高效完成了《柳州市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柳州市荣誉展示规定》等地方立法工作。
畅通社情民意“绿色通道”
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为民尽责,推动“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主题活动规范化、实效化,畅通“民声”渠道。
2022年,围绕“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建设幸福宜居家园”主题活动,建立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基层一线人大代表常态化联系机制,推动7357名五级人大代表进站履职。
事前进行专题调研、事中召开民情沟通会、事后开展活动成果监督,对代表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分类交办、跟踪监督、及时反馈……2022年主题活动收集建议1356条,比上年多212条,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在各级驻站代表共同推动下,一批涉及农村水利设施建设、道路升级改造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
奋楫笃行谋发展,扬帆逐梦新征程。
柳州将进一步高质量建好用好代表履职平台,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激发代表履职活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彰显人大担当、贡献人大力量。
|
版权所有:(C)2009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 |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0500369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