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发布日期:2023-01-07 10:10  |  来源:柳州日报   | |
热点关注:随着冬季气温变化及新冠病毒影响,近期,市民对各类退烧、止咳等药物的需求急剧增多。面对这一情况,我市以“人民需要什么,柳州就造什么”的魄力,加大力度生产柳产感冒退热药物。柳产药满足柳州人用药需求的举措,获得群众广泛关注点赞。如何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用药需求,也成为今年全市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民生议题之一。
百姓心声:柳产药应该做大做强
2022年12月21日晚,柳州自产的30万板氨咖黄敏胶囊和2万盒感冒灵颗粒在市区195家药房上柜销售,缓解了部分药品紧缺的形势。买到药品的市民张秋娥表示,约1.8元一板的柳产感冒药来得及时,价格也实惠,让她感受到居住在柳州的满满安全感。
1月6日“柳州晚报”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柳产布洛芬将投放市场的信息,不少网友留言希望柳州大力发展医药产业。网友“WBJ”留言说:“人民需要什么柳州制造什么,柳州还可以做大做强。”网友“芳芳芳”也留言表示,柳州应该加大医药方面的投入。
两会热议:让柳产药发展底气更足
中医药在预防、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市政协委员、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教授冯军在今年两会上联名提交了推动我市中药全产业链开发的提案。在他看来,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是提高柳产药品供应能力的长久之计。
“我市中药颗粒生产处于起步阶段,产出的初级产品多,直接为群众提供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中药提取物等深加工产品的能力还需加强。”冯军提出,各县区应充分利用气候生态特点建设高标准中药材生产基地,提高原材料品质。中游要补全中药加工业短板,支持中药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抓好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产出更多“柳字号”药品。更重要的是规划好生物医药产业布局,抓好产业链精准招商,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及行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入柳。全产业链优势能为柳产药保供提供十足的底气。
市人大代表、融安县长安镇党委书记莫洋则认为,保障群众用药需求应该更好地发挥分级诊疗优势。莫洋说,长安镇有10多万名居民,要确保基层群众不缺医少药,就要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作用,做细农村网格化管理服务。“目前我们的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药品储备充足,居民在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能就医取药。我们还在基层推广利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汤剂开展治疗,多元化满足群众的用药需求。”
市人大代表、广西仙茱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银莹是我市医药产业的从业者之一。银莹认为,积极宣传推广本土药品替代短缺药品,防止因盲目跟风、大量非理性抢购、挤兑导致的药品短缺,是保障群众合理用药需求的关键。“媒体和医疗机构要做好用药宣传,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理性购药、合理用药,全力消除群众恐慌情绪。工信和市场监管部门则要畅通购药渠道,防止经营者哄抬药品价格。卫健部门要不断提高疫情防控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有效削峰,帮助群众把用药需求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版权所有:(C)2009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 |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0500369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