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要闻动态

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彰显人大制度优势

  发布日期:2022-12-20 16:43   |  来源:广西日报  
将本文分享到:

12月20日,《广西日报》第13版刊发《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彰显人大制度优势》,关注柳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要义,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主要民主渠道作用,着力增强民主法治保障、深化拓展平台建设、创新人大工作机制,确保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得到有效落实,努力把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推动地方治理的实际效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部署,强调“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路径是“要健全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完善法治保障,确保人民依法享有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民主权利”。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提高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有利于不断筑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基础,更好体现人大工作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刻领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要义,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主要民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地方人大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着力增强民主法治保障,着力深化拓展平台建设,着力创新人大工作机制,确保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得到有效落实,努力把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推动地方治理的实际效能。

健全基层民主保障制度,筑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基础。发扬基层民主,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根本保证。柳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更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人大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重大任务,成立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机制工作专班、人大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工作专班,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基层党组织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领导方式,以党心聚民心,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化多元化,使党组织成为民主政治建设的“向心力”和“主心骨”,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不断增强人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越性。发展工业是柳州最大的实际,工业强则市强,产业兴则民富,培植工业发展厚土是民之所期。柳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柳州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由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市人大通过法定程序将每年4月26日定为“柳州企业日”和“柳州工匠日”,进一步强化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围绕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和要求,柳州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推动柳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的决议》,实施《关于持续支持监督推动柳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2021-2025年)》,锚定加快柳州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广西副中心城市目标,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运用人大各项法定职权,助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柳州实践、柳州探索。完善市民旁听常委会会议制度,丰富市民参加人大常委会会议、参与人大相关工作的渠道,使人大的每一项决议决定都最大限度贴近民意、反映民情,每一项监督举措都精准对接发展所需、民心所向,使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为了人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依靠人民。

遵循立法规律,畅通民意渠道,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每一部地方性法规要能够做到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需要把人民群众的意见贯穿到立法工作各个环节、全过程,使民意采纳实效化。从2015年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柳州市坚持开门立法、民主立法,推行“互联网+立法”、打造“互联网+民意”平台,扩大公众参与立法的覆盖面,围绕改革发展需要、人民群众期盼、制定《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柳州市荣誉展示规定》等11部地方性法规。《柳州市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的立法实施,是在不突破设区市立法权限的前提下对“小米粉”进行立法,成为广西首部地市一级以“产业发展”命名的产业促进类地方性法规。在“小米粉”的立法过程中,不断完善立法座谈、听证、论证、咨询等形式,深入听取、认真研究群众对立法的意见建议,拓宽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和途径,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诉求。基层立法联系点是联系群众开展立法工作的有效载体,成为民主民意表达的重要平台。目前,柳州设立的18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充分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立法意见建议的“直通车”,极大推动基层群众参与立法的深度和广度。

健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机制,不断拓展和丰富民主实践。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柳州市深入探索“联络站+”新模式,完善代表履职机制,搭建代表履职平台,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全市建设118家代表履职活动中心、1024家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基本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打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从2019年起,柳州市设立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办理解决代表建议中涉及百姓“急难老小”的事项,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柳州鱼峰区麒麟街道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搭建了群众议事平台——“百聊汇”,为当地居民解决了众多身边事、烦心事,将“人大代表要更加密切联系群众”切切实实地落到群众的心坎上。为更好地铭记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柳州市为人大代表议案实施项目进行树碑展示。树碑,树的是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口碑”;是对政府为民办实事“点赞”;是践行我们党人民至上理念的具体体现,将进一步擦亮人大履职为民的底色,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柳州实践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