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要闻动态

让法规“长出牙齿” 让监管真正落地 柳州市人大以执法检查推动餐厨垃圾管理规定有效实施

  发布日期:2025-07-21 17:15   |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宁惠 潘日希  
将本文分享到:

随着城市餐饮业迅猛发展,餐厨垃圾管理问题日益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和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2022年4月,《柳州市餐厨垃圾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标志着柳州将原本的政府规章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以法治力量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3年来,《规定》实施成效如何?群众关心的问题是否得到有效回应?制度设计是否落实到位?今年5月至6月,柳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对《规定》逐条“体检”,既亮成绩单,也揭问题单,切实发挥人大监督作用,推动法规真落地、见实效。

《规定》的贯彻实施,有效提升了柳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财政保障+规划实施”的工作机制。投资1.38亿元建设的柳州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PPP项目运行稳定,日均处理能力达185吨,接近设计产能的92%。运营企业已签约收运8338家餐饮单位,占全市总数的53%。企业配备了36辆专用收运车,并免费发放6000个专用垃圾桶,初步建立起覆盖市区的规范收运体系。通过建立联单管理制度和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全流程可追溯管理,有效消除“地沟油”回流餐桌等食品安全隐患。

据统计,自《规定》实施以来,柳州市累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02份,行政处罚78起,查扣非法餐厨垃圾约8000公斤。特别是在2024年8月和11月,执法人员先后查封3处非法加工“地沟油”窝点,查获餐厨垃圾百余桶、废弃油脂34吨,罚款3万元,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尽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执法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日收运量约为190吨,而市区日产生量约为300吨,“应收尽收”目标尚未完全实现,部分学校、快餐店因收运时间、搬运方式等问题未能达成一致;仍有少数商户将餐厨垃圾交由非法人员收运,长效监管机制尚不健全;企业运营成本上涨,财政补贴资金拨付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正常运转;普法宣传覆盖面仍显不足,部分餐厨垃圾产生者对《规定》内容了解不够,法律意识有待增强。

针对上述问题,执法检查组提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准确贯彻《规定》,深入推进餐厨垃圾管理工作,守住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底线。

执法检查组建议,要加快完善餐厨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优化收运路线,配备小型车辆解决狭窄巷道收运难题,扩大收运覆盖范围;要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收运处置行为,提升案件办理效率;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支持企业资源化利用;要深化普法宣传,提升公众知晓率,引导全民积极参与餐厨垃圾治理。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跟踪问题整改进展,适时开展“回头看”,推动相关措施落地见效,确保法规“长出牙齿”、制度“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