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要闻动态

民心所向 产业兴旺——我市推进地方立法促进柳州螺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观察与思考(下)

  发布日期:2022-08-30 16:28   |  来源:柳州日报  
将本文分享到:

为“粉”立法,产业所需,民心所向。

作为今年我市立法工作的“重头戏”,《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立法进程中的一举一动,都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产业界的关注。以良法促发展,大家对柳州螺蛳粉“专属法规”充满期待、寄予厚望。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今天审议《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草案)》(简称“条例草案”),意味着立法工作驶入“快车道”。

那么,我市立法机关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又将如何加快推进立法工作?这部法规草案聚焦了哪些方面?

提前介入 全程参与

人大是地方立法权的实施主体,不仅在立法项目的确定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且贯穿于法规起草、审议等各个环节。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俊介绍,为“粉”立法,责任重大,为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要求下,市人大法制委、财经委以及常委会法工委等相关专(工)委也提前介入、参与“条例草案”起草工作,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起草阶段。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潘日希多次参与“条例草案”起草的座谈会、改稿会、专家论证会等。他告诉记者,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是柳州百年工业发展的结晶,为“粉”立法同样需要匠心雕琢,通过人大提前介入,力求及早发现问题避免少走弯路,让“条例草案”聚焦立法初衷、语言表述更加规范等。

把政策语言、工作内容转化为法言法语。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粉”立法,涉及面广。得益于市人大相关专(工)委全程参与,提高了各部门各单位以及产业界的积极性,让“条例草案”起草工作更加顺畅、视角更加宽泛、考虑更加周密。

问题导向 聚焦发展

地方立法必须突出“有特色”,能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让《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更具“柳州味道”?怎样通过立法解决“小米粉”高质量发展征途中遇到的问题?

原材料供应和质量保障、品牌建设和推广保护、产品品质安全和保障、文旅融合……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小米粉”在高速发展中,同样注重高质量发展。不过由于柳州螺蛳粉产业链长、面广、门类多,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少现实问题和隐患,需要立法推动解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李俊介绍,在“条例草案”起草阶段,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分别率队赴广东潮州市、福建三明市及我区南宁市、梧州市等地,就有关产业促进类的地方立法工作进行考察学习,为起草和审议“条例草案”,做足准备。

作为我市首部产业促进类立法项目,“发展”二字贯穿“条例草案”全篇。

8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柳州螺蛳粉特色小镇、工业园区等地进行立法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建议。8月18日,在市人大财经委组织的“条例草案”初审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从结构体系、条文逻辑、语言规范等角度提出意见建议。大家均认为为“粉”立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为“粉”立法需要重在鼓励和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注重可操作性,推动实现“一业兴百业旺”。

“通过听取和吸收各界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条例草案’,为常委会会议审议提供参考。”市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潘云勉告诉记者,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发展方向,为“粉”立法,有利于释放发展活力,集中一切资源要素全力以赴推动“小米粉”高质量发展,让柳州螺蛳粉产业链上的企业、从业者放心发展、敢于发展。

加快推进 良法善治

企业期盼,产业需要,市民关注。为“粉”立法的信号不断传导,良法促发展的需求不断上升,立法进程也将按下“加速键”。

势要起而不可落,一鼓作气立良法。李俊告诉记者,按照立法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将在上级人大的指导下,将大家对“条例草案”的关注和期待,转化为立法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凝聚各界智慧和力量加快推进,为做强做优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奋力打造千亿级产业夯实法治基础,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据介绍,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一审之后,将按照《柳州市立法条例》规定的程序继续推进。在完成我市立法程序后,还需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