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要闻动态

聚焦“小切口” 解决“大民生”——关注我市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反映的民生新动向

  发布日期:2022-05-17 16:17   
将本文分享到:

日前,《柳州日报》刊发了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的有关报道,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以及一批民生事项的立法项目,引起读者和网友的关注。为什么要就这些领域立法?将聚焦哪些问题?对产业发展和市民生活有哪些影响?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就此进行解读。

选题:更加注重促进类立法

《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均为暂定名)……开启新的立法创新之路,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潘日希告诉笔者,我市将在地方立法权限基础上,充分借鉴发达地区实践经验,推进“经济促进类”立法。

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一头连着总书记关怀,一头连着民生福祉。立法保护这一城市名片,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

据介绍,目前《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草案)》正由市商务局牵头组织调研起草,计划在2022年7月底前完成草案起草工作并形成法规议案,由市人大财经委初审后,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其核心内容将涉及柳州螺蛳粉原材料供应与生产销售、质量管控、品牌建设与融合发展、产业扶持与服务等方面。

潘日希表示,在立法主题的选定上,注重突出柳州地方特色。推动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的地方立法,将把我市已有的一些好做法以法律形式“固化”,也能进一步凝聚全市人民的发展共识,提升企业发展预期,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好民营经济是新的希望所在。在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中,我市还将《民营经济促进条例》作为组织开展调研和起草工作的法规项目之一,视条件成熟情况,适时提请立法机关审议。

方向:注重“小切口”延伸

打破“大而全”的立法思维惯性,聚焦民生和发展,立足“小切口”,做足“小快灵”,是地方立法工作改革探索的新趋势。

荣誉展示、天然水域垂钓管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史前文化遗址保护……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新一轮的五年立法规划和2022年度立法计划,确定了一批具有鲜明柳州特色的“小切口”立法项目。

潘日希告诉笔者,这些“小切口”项目,有的是对已有法规的补充延伸,如天然水域垂钓管理的立法,就是聚焦柳江流域保护的一个民生关切的具体问题;工业遗产、史前文化遗址的保护,也是将《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一些重点内容具体化。

据介绍,在全国各地的立法实践中,以题目小、内容细、结构精为特点的“小切口”立法,正日益显示其独特的价值。我市2021年出台并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柳州市餐厨垃圾管理规定》,就是一部“小切口”立法,它在形式上不追求体例结构完备,内容较为简单,需要几条立几条。

效率:立法提速提质并举

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首个五年立法规划相比,新的五年立法规划提出的各类立法项目数有了较大幅度增加。

“立足于5年保底完成10部、条件成熟的力争完成15部。”潘日希介绍,在上个五年立法规划期间,我市完成立法程序的地方法规共7部,其中已施行的5部。今后五年,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我市地方立法步伐将从上届的“三个一”(一年完成一部、审议一部、调研一部)向“三个二”甚至“三个三”推进。

积极拓宽公民参与立法渠道,建立与全媒体合作开展“开门立法”的长效机制……为让每一部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我市还将最大限度地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贯穿于立法工作各方面、各环节,真正做到“立法为了人民,立法依靠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