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要闻动态

提升承载力 锻造发展力 增强带动力

——各部门谈柳州市打造广西副中心城市的路径

  发布日期:2021-12-21 16:40   
将本文分享到:

昨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打造广西副中心城市情况调研座谈会。座谈会上,市政府各相关组成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对我市打造广西副中心城市、建设广西现代制造城,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那么,广西副中心城市应该是怎样的?柳州将怎么建?

【关键词】对外交通

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是柳州打造广西副中心城市的关键一招。

座谈会上,市交通运输局提出,要补齐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短板。我市将积极向自治区和国家争取支持,加快推进南宁经柳州至衡阳高铁、柳州经梧州至广州铁路等铁路项目的开工、建设或纳入规划;加快推进出海通道航道提级改造、过船设施扩建工程建设,确保红花枢纽二线船闸工程项目在2022年建设完工。2022年还计划开工建设从江—融安—荔浦公路(融安经永福至阳朔段)、龙胜至峒中(龙胜至融安、融安至罗城段)等项目,确保“十四五”期我市高速公路运营里程达到1000公里。

【关键词】城市扩容

加强柳州城市建设,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是打造广西副中心城市的应有之义。

《广西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柳州要建成市区常住人口300万,市区建成区面积300平方公里的I型大城市。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表示,要从空间规模、要素保障、改革试点、重大政策等多方面,向自治区积极争取全方位支持。

市住建局提出,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新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4.8万套(间)以上,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解决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等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持续拉大城市框架,到2025年城市道路网密度达到8㎞/km2以上。推进城市更新,力争到2025年底基本完成2005年底以前建成老旧小区改造。

“打造人才新政体系2.0升级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要扎实做好人才“引育留用”这篇大文章,为柳州产业发展、广西副中心城市建设集聚更多人才。

此外,我市将推进“两翼三组团”县城城镇化建设,加快形成鹿寨县、柳城县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北部三县协同发展的县城城镇化格局。

【关键词】产业发展

产业大发展,是柳州打造广西副中心城市的根本支撑。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提出,将立足我市产业基础,着眼产业发展趋势,着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特色轻工业提质增效、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数字化改造升级、重大项目建设突破、园区发展优化升级、区域协同共兴发展、工业发展环境优化等“十大行动”,努力建设现代制造业体系。

市商务局围绕“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角度,将积极争取自治区支持我市申报建设广西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申报国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等。

“围绕智慧交通、无人驾驶商用车及乘用车、智能家居及家电新产品研发等开展适用技术创新。”市科技局提出,要聚焦“科技强柳”三年行动,推动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同时,积极建设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产业招商、园区招商、精准招商。”市投资促进局从招商赋新能角度表示,要进一步强化招商力度,形成全员招商氛围;用活“飞地经济”政策,形成县区招商合力,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新动能。

【关键词】带动能力

“中心要有中心的样子,就是要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座谈会上,大家认为柳州一定要在带动来宾、河池等周边城市发展中,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我市要谋划建设柳州都市圈,协同来宾、河池谋划打造“一心两副三轴四区”柳州都市圈空间格局。

积极推进“柳来河”一体化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提出要积极引导来宾市、河池市参与柳州万亿工业强市建设。

“建设以柳州为核心的桂中城镇群,打造柳州都市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要积极争取自治区优化桂中城镇群发展区域城乡空间,在桂中城镇群内部实现交通互通、产业互动、生态协同和文化共融,推进城镇群协同发展。

“要更有危机意识。”座谈会上,大家还纷纷表示,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努力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