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要闻动态

厚植绿色新优势 迈出发展新步伐

——全市两会现场·聚焦“四个新”侧记之三

  发布日期:2021-10-14 09:45   
将本文分享到:

刘传林参加人大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陈鸿宁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九组、第十三组联组讨论。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要求“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为柳州在新征程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0年,“柳州地表水质在全国排名第一”成为柳州人的骄傲;2021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7%,“柳州蓝”常现;工业水循环利用率均达90%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7%……过去五年,绿色已成为柳州最亮丽的发展底色。

成绩值得倍加珍惜,征途不容丝毫懈怠。

未来五年,柳州追绿步伐不停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落实绿色保护行动,全面建设公园城市,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今年市两会现场,“生态保护”“绿色生活”“低碳经济发展”“公园城市建设”成为会场内讨论的高频热词,代表委员们为柳州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建真言、谋实策。

逐“绿”前行

——奋力夯实生态底色

绿色生态实现新突破,地表水质保持在全国前列,紫荆花城深入人心……行走在龙城大地,品味城市细节,工业之城焕发出绿色宜居的勃勃生机!

放眼未来,代表委员们始终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力求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要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化和资源利用化,推动碳循环发展。”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石泉说,作为工业城市,柳州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总量不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不少“变废为宝”的“金点子”,如推进柳州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建设工业金属废旧再生综合利用集中区,加快机械、机电、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园建设等。这些措施都将推动碳循环发展,让柳州的绿水青山常在。

柳江是柳州的母亲河,未来它更将成为柳州人的幸福河。“下一步,河长制的主要工作将从河湖‘清四乱’向建设美丽幸福河湖升级,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百姓的生活满意度。”市政协委员,市水利局副局长、市河长制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蒋勇说,《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施行,有力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水利部门要针对村镇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和非法网箱养鱼等问题制定工作计划,全面控制污染源。

由“绿”而兴

——全力助推产业升级

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要充分发掘“金山银山”。“循环经济”“工业转型”“生态产业”在代表委员的热烈讨论中,碰撞出异彩的火花。

立足产业特色,做好“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文章。市人大代表、鹿寨县委书记王轶表示,目前鹿寨县已引进一批全国家居行业的龙头企业,形成了以林木家居为主导的绿色产业,并全力向产业精深加工转型。“十四五”时期,将守护和利用好丰富的林木资源,重点在研发设计、生产工艺、运输销售、废料处理等环节的循环利用、健康环保上下功夫,让循环经济唱“大戏”。

“以自主创新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市人大代表、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练朝春说,正是依靠自主创新,宏光MINI EV连续13个月获得全国销量冠军,得到200多个海外国家或地区的询盘。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推广绿色出行,助力绿色发展。

市政协委员、广西升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知音把目光聚焦到垃圾分类、智慧环卫等领域。全知音说,企业将助力我市打造垃圾分类产业链,打造环卫管理大数据平台,做好政府绿色发展智囊,加大环卫设备智能化研发,把好绿色经济最后一关,守护绿水青山。

因“绿”而美

——着力共建美好生活

政府工作报告在“着力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内容中提到,我市将继续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全市绿树成荫,常年景观丰富,四季花开不断,柳州公园城市发展的大美诗篇,正在书写延伸。

如何把城市建设成一座公园?市政协委员、市江滨公园管理处总工程师冯海英认为,柳州的城市风貌具有先天优势,更应在城市空间优化升级上多发力。“我们不仅要在城市绿地建设、园林景观上进行设计建造,还应该进一步结合旧城改造升级、创建文明城市等具体工作,把公园城市建设和居民的日常生活、产业发展叠加起来,形成亲水亲绿的城市空间,让人们打开家门就如同置身于公园之中。”

公园城市建设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更要让绿色生活理念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市人大代表、柳州恒达巴士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交说,现在行驶在龙城的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较环保,还有公交车辆卫星定位、电子公交站牌、到站查询软件、手机支付等功能匹配,希望为市民打造舒适便捷的公交环境,提升绿色出行的吸引力。

“柳州获得‘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来之不易。”市政协委员,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总工程师周密说,巩固提升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水平,就要进一步推进公交绿色化,倡导绿色出行方式,使用低碳清洁能源,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