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要闻动态

用实干担当书写履职答卷

——市人大常委会2020年同心绘就一幅美丽“拼”图(上)

  发布日期:2021-02-18 15:48   |  来源:柳州日报  
将本文分享到:

奋楫扬帆勇当先,建功立业正当时。

参与抗击疫情、助力复工复产、开展地方立法、推动柳肇铁路开工……回首2020年,站在设立40周年的新起点上,市人大常委会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始终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奋进的姿态和行动,对冲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人大工作,同心绘就了一幅美丽的“拼”图,全面完成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任务。

疫情就是命令:7104名代表很拼

疫情就是命令,效率彰显担当。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全市7104名五级人大代表很拼。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通过连线一线人大代表,了解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困难,及时整理出9个疫情防控、7个复工复产方面的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人大常委会快速响应,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市7104名五级人大代表投身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充分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六稳”“六保”是民心的“定心丸”,是发展的新动能。围绕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与预算执行情况视察,深入基层了解复工复产、营商环境、减税降费等情况,针对我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力督市政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工作,确保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开展我市春耕生产、恢复生猪生产、“菜篮子”稳产保供等工作的专题调研,督促市政府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对我市民营企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针对部分民营企业受疫情影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守护就是责任:按下高质量立法“快捷键”

守护好母亲河柳江,保护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块“金字招牌”,是市人大常委会义不容辞的责任。2020年,立良法谋善治的脚步,没有因为疫情而按下“暂停键”,而是按下高质量立法“快捷键”,《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立法进程取得突破性收获。

市人大常委会综合行使各项职权,通过确立议案、开展专题询问、调研视察等方式推动《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

去年12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第三次审议了《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将提交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表决。作为本届人大常委会任期内涉及面最广、社会关注度最高、时间跨度最长的立法项目,五年来大家坚持不懈、共同努力,以监督促立法,以立法支持监督,有力推动了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为柳州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第一做出了人大贡献。条例草案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立足柳江实际,借鉴前期议案办理获得的经验,对水质控制目标、产业项目布局、河道采砂、水产养殖等方面进行规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为保护好我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块“金字招牌”,市人大常委会还加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立法步伐,特别是结合柳州工业文化特点与优势,将“工业遗产的保护”列入了保护范围。目前,《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已经过市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通过,并得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此外,《柳州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已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并于去年6月1日正式公布施行;《柳州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柳州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立法前期调研起草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其中《柳州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已由牵头起草单位公布,并获得市民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

柳州的地方立法经验,还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关注。去年,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三江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成功申报成为全区唯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基层有了通往全国人大的“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