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发布日期:2024-12-06 13:00  |  来源:广西云客户端   | |
原标题:三江基层立法联系点见证全过程人民民主,218条建议获72部法律法规采纳——“我们的建议,成了国家法规”
12月4日,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高露村鼓楼内,大家围坐一堂,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展开热烈讨论:“应加强对人大代表在信息获取与调研资源上的支持”“建议在选举环节进一步完善候选人资格审查与公示制度”……
三江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侗族“鼓楼议事"等形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原汁原味反馈给国家立法机关作研究参考。视频剪辑:钟小启
三江基层立法联系点在林溪镇冠洞村立法信息采集点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意见征求座谈会,基层干部群众为法律草案的完善提意见建议。俞玉波 摄
“我们已征集到72条建议,将直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三江立法联系点服务中心主任胡爱琼说。
立法权是国家权力。如何让基层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其中?
2020年7月,三江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唯一设在自治县的基层立法联系点;2021年1月,又被确定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三江在县直机关和乡镇设立13家立法联络点,在社区、村屯设立13家立法信息采集点,选聘140余名各行各业代表为联络员、信息员,通过侗族“鼓楼议事”等形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原汁原味反馈给国家立法机关作研究参考。
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立法联络点到独峒镇干冲村征集意见。肖尚荣 摄
三江基层立法联系点到良口乡产口村开展立法征求意见座谈会。吴潇雪 摄
“我们的建议,成了国家法规!”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征询意见时,侗族干部曹东芝建议把草案第六十八条第一款“本法所称粮食,是指小麦、稻谷、玉米、大豆、杂粮及其成品粮”,加上“马铃薯”。
为何增加?曹东芝说,全国很多地方有种马铃薯的传统,马铃薯已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国家应纳入法定粮食定义。
这一建议最终获采纳。“以前感觉立法工作遥不可及,现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其中。至今我已有3条建议被全国人大采纳!”曹东芝格外自豪。
三江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石祖芝透露,目前三江基层立法联系点已征集意见建议共4633条,有218条获国家及地方72部法律法规采纳吸收。比如:对教育法(修正草案)“与他人串通,允许他人冒用本人身份、顶替本人取得的入学资格”的责任追究问题,建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噪声污染防治法(草案),建议广场舞等产生噪音的文娱活动需限定开展时间等,均获采纳。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产口村鼓楼,干部群众认真研读法律草案。吴潇雪 摄
三江地处桂湘黔交界。为扩大立法征询覆盖面,该县联合周边的县份,在全国首创三省(区)六县(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区域协同机制,共同承接全国人大立法征询工作,为该区域群众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绿色通道”,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高度认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进一步部署。石祖芝表示,三江将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推动更多群众参与国家立法,以基层生动实践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内涵。
报纸版面截图。
|
版权所有:(C)2009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 |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0500369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