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发布日期:2019-03-12 15:28  |  来源:新华社   |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高职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并传递出职业教育改革的诸多新动向。
【动向1】
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投入,院校大规模扩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地方财政也要加强支持。
今年初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动向2】
待遇平等化持续推进
——多地调整技术技能人才落户、就业等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表示,这体现了国家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视,是人才观念和培养路径的重要转变。
记者调查了解到,去年以来,各地陆续推出改革措施,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待遇。山东要求,在落户、就业、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不得歧视职业院校毕业生;湖南规定,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可分别按中专、大专、本科学历落实相关待遇,同等参加公务员招考等。
在当下城市“人才争夺战”中,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才也受到青睐。河南郑州对中专以上毕业生、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放宽了落户限制;江西南昌规定,在南昌市大中专、职业技工院校就读的学生,可凭相关证明办理落户。
【动向3】就业前景看好
——经济高质量发展催生技术技能人才更大需求,技工收入不断提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
教育部数据显示,在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中,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逐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和地位。
去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后,各地陆续出台实施意见。江西规定,企业可设立特聘岗位津贴等,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待遇;黑龙江对取得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分别按照每人1000元、1500元、2000元的标准给予个人补贴。
目前,一些紧缺职业工种收入提升较快。杭州市人社局发布的2018年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显示,高级技师中金属热处理工年薪最高,达到18万元,初级工车工年薪也在10万元以上。在深圳,去年高级技师、技师的高位值月工资分别为2.77万元、2.26万元。
|
版权所有:(C)2009 柳州市人大常委会 |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
桂ICP备05003697号-1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