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风采

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履职尽责——访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邓朗妮

  发布日期:2025-02-25 09:55   |  来源:柳州市融媒体记者 李书厚  
将本文分享到:

2月19日,记者见到邓朗妮时,她刚参加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专门座谈会,为推动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筑牢教育强国根基积极建言献策,风尘仆仆从北京赶回到柳州就接受了记者采访。

邓朗妮当过专任教师,担任过教研室主任、分管教学的副院长、科学研究管理处处长,长期耕耘在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一线,一直关注着教育强国建设。

去年6月30日,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以邓朗妮为主任的广西科技大学BIM研究中心就参与了该工程建设,为深中通道建设注入柳州力量。

2023年当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邓朗妮一直关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和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她履职足迹遍布八桂大地、粤港澳大湾区、东北老工业基地。

邓朗妮在调研中发现,氦气被誉为“气体黄金”“气体芯片”,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航天、核工业、微电子、低温科学、国防军工等高科技领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稀缺战略资源。我国氦气储量仅占全球总量的2%,属于名副其实的贫氦国家,但需求量占全球总需求量的11%,又是典型的氦气消耗大国。

面对需求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迫切要求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中,加大氦气产业的科技创新力度,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邓朗妮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加大氦气产业创新力度,提高有限资源利用效率》的议案,并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批示办理。

“今年我将持续围绕专业领域,在高质量培养西部工程建设人才等方面建言献策,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履职尽责。”邓朗妮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科技、人才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三者既同根同源,又同轨同向,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相互助力。

“广大青年应为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年力量。”围绕00后青年人的成长问题,邓朗妮寄语,“广大青年科技人才要全身心投入科技报国伟大事业,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尤其是加快‘卡脖子’问题技术攻关,才能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中如何履职尽责,我感到重任在肩。”邓朗妮表示,作为来自高校的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工作就是做好中央和基层的“桥梁纽带”,既要把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传递到基层,也要把基层一线的声音带到人民大会堂,共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汇聚磅礴力量。

记者手记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关键因素在于人才支撑。作为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邓朗妮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扎实的调研,并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建言献策。她的履职经历,体现了全国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